日本媒体框架下的“一带一路”与TPP
发布时间:2020-05-20 05:01
【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的态度,签署行政命令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让以TPP对抗“一带一路”的日本陷入了战略选择困境。本文以新闻传播的视角研究日本媒体报道框架下的“一带一路”和TPP。2017年上半年,日本主流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和TPP的文章中都存在支持与反对的不同声音,其中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相比前两年有向积极转变的趋势,而对TPP的态度虽有向消极转变的趋势,但即便在美国退出TPP后,仍然维持了一定关注度和积极态度。媒体是一面反映国家政治与社会舆论的镜子,新闻报道所反映出的变化,既与日本政府的动向相关,也与日本社会的舆论相关。本文结合了新闻学与国际政治理论,立足于新闻学,用新闻学的框架视角考察国际政治形势,借鉴国际政治学理论,用国际政治和国家文化的理论解读媒体报道的改变。本文认为,日本前期积极跟随美国的脚步加入TPP并对“一带一路”持消极态度,是希望加强与美国的联盟关系,用TPP来对抗中国参与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一带一路”,根据沃尔特的威胁平衡理论和施韦勒的利益平衡理论,日本前期的这种行为可以解读为通过加强美日联盟关系来对抗“威胁”,并且以TPP为主导亚太经济合作格局的工具,成为政治经济大国。在美国退出TPP后,日本在TPP与“一带一路”之间的摇摆,并体现在媒体舆论上,可以用斯奈德的联盟安全困境理论来解读,即日本感到了被美国抛弃的恐惧,从而出现了政策和舆论上的变化。另外,本文还从日本的民族性格角度解读了日本在TPP与“一带一路”之间的摇摆。从报道来看,在美国正式退出TPP之初,便有代表各县利益的地方政府官员站出来表示“安心”,可见TPP在日本国内素有争议,日本并非各界都愿意为了美日同盟而完全跟随美国步伐;在美国强势退出TPP而推进“不能让美国吃亏”的双边贸易协定时,日本选择用坚持推进TPP的做法来增加与美国进行双边贸易协定谈判时的筹码,反映在媒体上,则是有积极评价日本政府这种行为的社论与消息源;从用美日同盟来遏制中国的角度看,日本应该继续对“一带一路”采取消极的态度,但进入2017年以来,日本国内积极对待“一带一路”的声音越来越强。以上这些现象都是日本抛弃固有姿态而希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获取实利的表现,符合其现实主义的蝙蝠性格。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06
本文编号:267210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丹丹;;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图解读及应对——以日本主流媒体相关报道分析为例[J];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5年02期
2 黄凤志;刘瑞;;日本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应对[J];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11期
3 王梦雪;;印尼《国际日报》对“一带一路”报道的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5年10期
4 陶文钊;;冷战后美日同盟的三次调整[J];美国研究;2015年04期
5 胡立德;;新闻体裁类别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6 张微微;邵冰;;日本加入TPP谈判进程的政治考量及中国的对策[J];现代日本经济;2012年05期
7 陆建人;;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1期
8 田庆立;;日本“亚洲身份”构建的困境及其抉择[J];日本学刊;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松伟;框架理论视角下“一带一路”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7年
2 姚玉娇;《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专题报道新闻框架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3 张易;《南方日报》与《广西日报》“一带一路”报道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4 郭方超;美国联盟战略与新时期西太平洋区域安全合作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宋龙华;我国灾难新闻的报道框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张明;美日联盟的强化与国际化趋势[D];外交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672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7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