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02:08
【摘要】:人类传播的历史证明,每一次传播媒介技术的改进和革新,尤其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既会对现有的某些思想观念造成强大冲击,同时也会对新思想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实际不断调整优化的传播、实践和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时代的特征,总结了中国独特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与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随着新媒体传播模式的不断更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开始进入"E-science"时代。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新媒体所具有的数字化、互动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使其更适应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如今包括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博客、微博、轻博、网络流媒体(网络电视、视频直播)、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网摘、社会化书签等内容聚合方式(RSS)、社会网络(SN)等新媒体的兴起和信息空间的拓展,新媒体的传播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模式、政治格局、意识形态、乃至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同时也给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论文首先通过对新媒体技术下媒介形态的具体分析,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其传播模式为前提,解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模式及其模式下的受众细分,并以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功经验为借鉴,重点探讨了手机新媒体和政务微博新媒体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群众路线”,日益彰显出新媒体实践的民族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普及中有序渐显其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使理论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接受并深刻理解,充分利用新媒体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服务,为大众化服务。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现实需要,又是历史使命,同时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直接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某些基本内容,还强烈地冲击着意识形态传统的传播观念、传播体制和传播手段。论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传播学、新闻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视角,在论述新媒体技术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着重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媒体冲击、挑战下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危机,借鉴和利用当代先进的新媒体传播理念、技术手段和各种社会资源等条件,探索了新媒体技术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路径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与大众千差万别的多样化需求相衔接,从而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继续成为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指南、精神力量和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保证,期望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和改进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1;G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杨;;新文化运动的地域展开——以安徽地区的书、报、刊等媒介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任云仙,牛杰;清末报刊评论与中国外交论析[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3 赵文;;九一八事变前《生活》周刊对日本侵华的认识及其抵御主张[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4 周爱武;;现代传播学视野下的五四期刊专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徐东辉;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刘树宏;;试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原则[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杨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办公室业务;2012年09期

8 孙东方;李伟;;1957年至1962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述评[J];北京党史;2007年01期

9 陈立桥;;我国对农电视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刘建立;;试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熟及标志[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进华;;“九一八事变”前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文字媒介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进华;;20世纪初在黑龙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电子媒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孙瑞祥;;传播社会学:发展与创新[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朱杰;;中国裕固族媒介素养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王睿;;区域创新视角下沈阳经济区文化产业整合开发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董建涛;龙朝双;毕兴全;林红玉;;大众媒介的公共政策传播功能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美娜;;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媒体资源传播气象信息[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李晓辉;;建党90周年以来中共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历程及经验论析[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9 郜书锴;;国际传播的重新布局——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实践与理论[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10 谢芳;;外来务工人员接触媒体习惯调查——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为例[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劲松;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易文;越南革新时期新闻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梅学霞;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唐芳;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公共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郭艳芝;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信息传播[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爱红;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万拥军;论书法在数字时代的有效传播[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国超;党建工作网络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9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79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a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