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生代观众的新主流大片价值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00:36
【摘要】:近年不断涌现的新主流大片在票房和口碑上均表现不俗,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实现价值引导和文化输出提供了某种可能。作为电影消费主力和新主流大片价值传播对象的网生代观众,生长于互联网环境并习惯于“网络化生存”状态。具体而言,网生代观众在电影消费中呈现出网络化、情绪化和大片化的行为特点;在猎奇、娱乐和寻求自我认同的心理下对视听奇观、对情感宣泄、对理性思考有着“悦目悦耳”“悦心怡情”和“悦神共志”的观影诉求。但在移动互联网多屏消费环境下,其追求极致化视听奇观和情感体验的诉求不断强化,理性思考并产生价值认同的诉求隐藏得更深。由此形成的娱乐化消费偏好和观影趣味影响着新主流大片的主创团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编码策略和宣发团队对影片的宣传推广策略。在网络消费环境下,基于网生代观众的新主流大片价值传播是一个存在着影片的主创与宣发团队通过传统宣发渠道、在线票务平台和映播平台对电影文本中的主流价值观念的首次传播和网生代观众通过分享平台对其进行再传播两个驱动力,形成了由主流价值观念的编码者(主创团队、网生代观众)、传播渠道(传统宣发渠道、在线票务平台)、释码者(映播平台)、解码者(网生代观众)和反馈渠道(在线购票平台、分享平台)构成的多渠道传播、多渠道反馈的高效率互动传播体系。简言之,它可分解为主创团队进行价值编码、宣发团队进行宣传推广、网生代观众进行价值解码、网生代观众进行反馈和再传播的过程。当前,在传播受众主体化、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主流化、传播渠道平台化和传播效果短时化的情形下,新主流大片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据主流并赢得观众口碑,但从其价值传播的目的来看,仍然面临着价值引导和国际化传播困境。宝莱坞电影通过国际化转型优化价值编码和好莱坞电影通过文化融合降低解码门槛的经验为新主流大片的价值传播优化提供了启示。在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下拓展主流价值观念的内涵和外延,基于导向原则和尊重观众主体性原则创新主流价值观念的编码策略并把握好“娱乐化”的尺度,对于新主流大片对接国际市场、在价值传播中真正“走出去”,以及实现价值引导具有积极意义。
【图文】:
基于网生代观众的新主流大片价值传播研究为互联网“原住民”的网生代观众对网络、络化生存”状态除了表现在获得信息资讯、体现在网络消费中。电子支付技术的突破使代的生活日常。他们擅长于也习惯于通过网、工作、休闲娱乐等生活基本需求。从中国,可以清楚地看到,短短几年内,中国电影线16 年的 76%;我国电影观众的购票场景发生了”的变化。网生代观众的在线消费习惯无疑
硕士学位论文不同层次。这些诉求也并非杂乱无章地存在于网类比马斯诺需求理论中人类的五种基本需要是根到较高水平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出观众观影心理需要,逐步向较高层次心理需要的追求过程(奠定了观影诉求的基石,,故事叙事满足的需要则,相对于视听刺激的生理性需求,是一种较高层过电影叙事故事的满足来实现的;思考的诉求则众情感宣泄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的需要。它是观影诉求。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06;J905
本文编号:2697222
【图文】:
基于网生代观众的新主流大片价值传播研究为互联网“原住民”的网生代观众对网络、络化生存”状态除了表现在获得信息资讯、体现在网络消费中。电子支付技术的突破使代的生活日常。他们擅长于也习惯于通过网、工作、休闲娱乐等生活基本需求。从中国,可以清楚地看到,短短几年内,中国电影线16 年的 76%;我国电影观众的购票场景发生了”的变化。网生代观众的在线消费习惯无疑
硕士学位论文不同层次。这些诉求也并非杂乱无章地存在于网类比马斯诺需求理论中人类的五种基本需要是根到较高水平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出观众观影心理需要,逐步向较高层次心理需要的追求过程(奠定了观影诉求的基石,,故事叙事满足的需要则,相对于视听刺激的生理性需求,是一种较高层过电影叙事故事的满足来实现的;思考的诉求则众情感宣泄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的需要。它是观影诉求。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06;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彩霞;;探析新主旋律电影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果[J];电影文学;2015年19期
2 刘帆;;“网生代”观众电影消费模式研究——基于重庆地区城市青年社群的调研[J];电影艺术;2015年05期
3 岳小乔;朱利;;互联网“催生”影视“网生代”[J];青年记者;2014年36期
4 尹鸿;朱辉龙;王旭东;朱晓敏;;“网生代”电影与互联网[J];当代电影;2014年11期
5 陈力丹;林羽丰;;继承与创新:研读斯图亚特·霍尔代表作《编码/解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08期
6 吴春集;;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中国主流价值在商业电影中的传播方法研究[J];新闻大学;2014年03期
7 凌燕;;新媒体时代的国产电影舆论生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刘德寰;陈斯洛;;广告传播新法则:从AIDMA、AISAS到ISMAS[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3年04期
9 刘行芳;陈娟;;电影价值与实效传播[J];当代传播;2013年02期
10 宋法刚;;当前中国商业电影价值观的表达策略研究[J];东南传播;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莉;1995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中高票房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本文编号:2697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9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