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2015年9月3号阅兵报道的话语建构

发布时间:2017-03-27 04:00

  本文关键词: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2015年9月3号阅兵报道的话语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湛蓝的天空下,盛大的阅兵仪式,整装待发的军人,热情高涨的观众,无一不体现了中国的勃勃生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让后辈牢记战争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本文以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内容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对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为代表的三大西方主流媒体关于9月3号阅兵报道展开分析。本文首先从话语的文本结构开始讨论,从宏观的结构和标题分析,微观的高频词汇和命题群组着手进行文本的具体分析。随后从技巧修辞分析入手,分析了数据的运用、定义“自我”与“他者”、消息来源选择等语言策略是如何导向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报道的意识形态差异的。最后通过西方媒体对此次阅兵报道话语的风格分析,从陈述事实的方式和报道中的措辞风格,再次进行新闻真实性的还原,力求呈现西方主流媒体对此次中国阅兵这样的重大媒介事件的真实报道。基于上三章的分析,本文的最后一章对西方媒体对此次阅兵报道话语进行了总结。这些报道无疑真实的在受众面前再现了当日阅兵仪式的恢弘盛大,但是其字里行间也不免折射西方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的价值观。不免存在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一直存在的刻板印象。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未来更多的重大事件发生,西方媒体还是会持续不断的跟踪报道。在世界政治经济结构的缺失平衡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表现在国际传播中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以西方国家为主的发达国家的传媒主导地位更为突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全方位了解西方媒体对我国相关事件的报道,笔者希望通过对9月3号前后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阅兵的相关报道的话语分析,了解西方主流媒体对我国新闻报道的话语建构,我们可以知己知彼,更加全面的了解西方主流媒体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从而做好外宣报道。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弥补这一缺憾。
【关键词】:西方主流媒体 阅兵 话语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0
  • 第一节 研究缘起9-10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一、研究目的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1-17
  • 一、关于话语理论的研究综述11-15
  • 二、关于阅兵报道的研究综述15-17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17-20
  • 一、研究思路17-18
  • 二、研究方法18-19
  • 三、研究框架19-20
  • 第二章 西方媒体对中国2015.9.3阅兵报道的文本结构分析20-33
  • 第一节 报道的主题结构20-22
  • 一、武器装备描写20-21
  • 二、准备活动描写21
  • 三、国际形势描写21-22
  • 第二节 报道话语的宏观结构22-29
  • 一、标题:“展示军备”VS“炫耀军事”23-26
  • 二、报道要素:覆盖范围广26-29
  • 第三节 报道话语的微观结构29-32
  • 一、高频词汇的出现29-31
  • 二、命题群组的出现31-32
  • 小结32-33
  • 第三章 西方媒体对中国2015.9.3阅兵报道话语的技巧分析33-45
  • 第一节 常用修辞技巧33-40
  • 一、暗寓褒贬色彩的称谓:“自我”与“他者”33-35
  • 二、消息来源和引述:西方本土学者VS中国学者35-38
  • 三、数据的运用:正向论证与反向解构38-40
  • 第二节 其他技巧的使用40-43
  • 一、标题的锤炼:选用动词40-41
  • 二、句式的选择:陈述句占幅较大41-43
  • 小结43-45
  • 第四章 西方媒体对中国2015.9.3阅兵报道话语的风格分析45-51
  • 第一节 直陈事实:真人叙事45-47
  • 第二节 措辞风格47-50
  • 一、官方话语47-48
  • 二、民间话语48-50
  • 小结50-51
  • 第五章 西方媒体对中国015.9.3阅兵报道话语的评价和思考51-56
  • 第一节 报道评价:刻板印象不可避免51-54
  • 一、报道渗透西方价值观51-53
  • 二、报道失衡:重硬实力,轻软实力53-54
  • 第二节 报道的思考:启“硬实力”之船,扬“软实力”之帆54-56
  • 一、培养外宣报道人才,加强中西方交流合作54-55
  • 二、找准国家形象定位,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55
  • 三、改进传播策略,加强国际舆论引导力55-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学功;;西方主流媒体对待虚假新闻的另一面[J];中国记者;2011年04期

2 吴黎明;从两起事件看西方主流媒体的偏向性[J];中国记者;2005年06期

3 ;在西方主流媒体工作的华人记者[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4 吕长z,

本文编号:269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9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