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伯明翰范式的“恶搞”现象探析
发布时间:2020-06-07 22:08
【摘要】:“恶搞”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在产生之初就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以网络为载体的大量“恶搞”作品的问世,更是以奇思妙想的创意和风格化的编辑语言受到大众的追捧,“恶搞”行为也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现象。“恶搞”现象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其对文化界的渗透更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化理论界对于“恶搞”现象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恶搞”现象本身负面效应明显,这也使得理论界绝大部分对其持否定态度,有关“恶搞”现象的批判性文章更是屡见不鲜。文章认为“恶搞”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并从英国伯明翰文化学派的理论出发,分析了“恶搞”现象在受众主体性发挥和青少年亚文化流行中占据的地位,从新的角度为“恶搞”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寻找到了理论依据,看到了其蓬勃发展的背后不容忽视的社会背景需求。文章在肯定“恶搞”现象存在合理性的同时,也认识到“恶搞”现象存在负面影响,并着重分析了其对文化界、青少年和经济市场的负面影响。在总结“恶搞”现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将“恶搞”元素纳入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中,并结合所学提出了将其纳入文化产业之中应遵循的原则,以期对“恶搞”现象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针对“恶搞”现象带来的诸多问题,以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的方式来说明和解决问题。“恶搞”现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兴起与壮大,体现了青少年亚文化的兴盛,也是文化市场充满活力的一味调味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为了保证“恶搞”现象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加强法律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恶搞”现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利用其合理成分,更好地为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06
本文编号:2702067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旭东;;积极应变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迎接时代挑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年07期
2 庞华丽;;计算机的未来发展及可能的新技术[J];信息通信;2014年05期
3 赵方博;;浅谈播音与主持的未来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3期
4 吴国田;DMB的未来发展[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5 赵文玉;汤瑞;吴庆伟;;超100G技术发展浅析[J];电信网技术;2013年06期
6 徐健;;出版社未来发展离不开激励机制创新[J];新闻传播;2013年12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红珍;李湘涛;沈佐锐;;我国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及未来发展[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祁尧;从展示设计的特质探其学科教育发展趋势[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董星;基于伯明翰范式的“恶搞”现象探析[D];山西大学;2014年
3 孙元龙;中国穿越类影视剧的当代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迟玉收;会计职业展望[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2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0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