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网民准社会交往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06
【图文】:
通过薛翔对于微信朋友圈代际互动的研究可知,由于年轻一代与长辈彼此的文化差异和生活阅历的差异,使二者在使用微信发布朋友圈(即发帖)的时候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并且双方会存在比较严重的传播隔阂。这一现象也影响到了双方的准社会交往,长辈可能会通过微信朋友圈传递名人的假新闻,而年轻人对此抱有质疑态度,双方容易因此产生矛盾。此外,年轻人在使用微信表现准社会交往时,往往由于语言的暧昧或媒介人物知名度较低等原因,使得长辈误以为年轻人和媒介人物间存在不正当关系,也容易引发误会和矛盾[1]。鉴于这些现实困境,年轻一代的网民更青睐于使用微博这类匿名强弱连接较明显的自媒体发帖来表现准社会交往。(三)视频弹幕弹幕一词,是一个舶来语,最早用来表示日本射击游戏中纷飞的子弹,这些子弹数量极多,像一张张幕布一样张开来,因此被戏称为弹幕。在日本的弹幕视频网站兴起之后,弹幕的释意有了新的外延,niconico 网站为网民观看视频提供了全新的参与式体验网民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发表评论,这些评论可以出现在屏幕上,这些评论随着视频情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评论的数量也会随之变化,有时甚至会覆盖屏幕,因此被日本网民称之为弹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杨丽娟;;融媒体环境下准社会交往呈现出的新特点——基于网络人际传播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05期
2 马燕;;大学生微博虚拟社交的传播效果分析——基于“准社会交往”理论视角[J];传媒;2014年23期
3 岳志颖;;新媒体背景下的准社会交往现象简析[J];新闻传播;2015年02期
4 朱秀凌;;未成年人的电视使用与准社会交往[J];国际新闻界;2013年08期
5 章洁;;准社会交往中青少年明星崇拜的研究[J];当代传播;2009年01期
6 方建移;葛进平;章洁;;缺陷范式抑或通用范式——准社会交往研究述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03期
7 毛良斌;;准社会交往对微博用户行为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6年02期
8 马燕;;准社会交往视角下的青年亚文化传播——以“帝吧出征瑞典”事件为例[J];新闻知识;2019年04期
9 柴延峰;;辩论型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准社会交往[J];声屏世界;2010年07期
10 张允;郭晓媈;;内容、情感与价值依赖:网红的传播艺术研究——基于准社会交往周期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来稿目录[A];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敏;电视剧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晨光;自媒体环境下网民准社会交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2 孙宏姣;准社会交往视角下明星网络直播的用户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8年
3 朱姝;想象与展演:K-POP迷的日常实践及其意义生产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4 方甜;孤独感与城市融入: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李佳;社交媒体环境下受众与媒介人物的准社会交往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6 田金金;基于品牌微博的准社会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7 张赛男;美剧迷跨文化接收中的身份展演和生活方式想象[D];苏州大学;2017年
8 曹莹莹;准社会关系视角下媒介人物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及行为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9 姚海燕;影视明星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10年
10 艾娟;大众文化对大众心态变迁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19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19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