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障碍与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5:17
【摘要】: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很重要。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对于人们了解真相、应对事件;对于平息事态、抚平社会创伤;对于恢复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还存在着种种障碍,分析阻碍信息传播的各种表现,认清障碍产生的原因,为排除障碍提供有效的方法,是本论文写作的主要目的。 现实的传播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并非畅通无阻,传播中常常会遇到障碍墙。而这些障碍,有来自传播主体和客体的,也有可能来自传播渠道。在政府层面,表现为害怕心理下的捂、掩现象;对信息公开认识不足,信息发布迟缓;对媒体信息传播的不正当干预;机械应对信息传播等。而在媒体方面,则表现为集体失语、缺位现象;不及时报道;不主动获取信息;报道不准确;跟风报道;过度集中报道等。 由于政府片面的政绩意识,主观机械的稳定民心心态,对公众知情权认识不足,以及对媒体报道权利的漠视与不尊重等,导致了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收集和发布上出现了屏障。由于媒体唯上级是从的错误思想,唯市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和部分记者道德缺失等,导致了不敢报道、不能报道、回避报道、失实报道等情况。另外,由于一般公众知识水平,媒介素养不高,不相信传统媒体而相信小道信息,以及只重视表面信息,忽略深层次信息等,从而削弱了信息传播力度,影响了传播效果。 信息传播障碍的形成,后果是严重的。不仅影响了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致使事态扩大;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强化社会动荡不安;甚至会酿造二次危机;还会导致政府和媒体的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 然而,面对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政府要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来应对事件发生后出现的传播障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又要如何配合政府来做好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政府和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立场是一致的。因此,在应对信息传播障碍这个问题上,两者都得担起各自的责任。政府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摒弃错误的观念和认识,并围绕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推进机构和体制改革,还要善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主动做好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而媒体方面,则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担当,发挥好媒体的组织动员等四大功能,切切实实做好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G206
【图文】: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信息传播模式,政府


第三节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模式信息传播模式主要有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来的“5W”模式,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德弗勒的互动模式等。不管是哪一种传播模式,都离不开信息传播的六大基本要素:信源、信息、信宿、渠道、噪音、反馈。而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主要是通过信息传播与交流沟通的方式来调动社会力量和整合资源,来解决和应对事件。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信息是如何流转的,值得我们思考。一、传统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模式1978 年以前,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牢牢掌控在政府手上,不存在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旦有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政府就会通过宣传部来限制和禁止相关信息的传播。政府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手段是传统媒体,公众通过传统媒体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反馈,形成舆论压力。在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德弗勒的互动模式的基础上,绘制出我国传统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模型,如下图所示:

突发公共事件,传统媒体,政府,新媒体


图 1-2 新媒体时代下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模型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传统模型相比,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不再是经由政府和媒体过滤才传递到公众手中。事件爆发后,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人都能够借助新媒体抢先政府或传统媒体将事件信息传播出去。新媒体时代下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表现出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信息来源更多元化、各主体间信息相互交叉反馈。如上图所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原事件信息①流向了政府、传统媒体、新媒体;政府获得事件信息后经过整理核实后的信息②又流向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公众;而政府、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又相互交叉有信息来往,政府和传统媒体都可以从新媒体获得事件信息源头,再重新整理核实传播;在信息反馈阶段,政府已不再仅仅经由传统媒体来收集反馈信息,政府可以主动从当事人、目击者和公众那获取第一手反馈,以便在第一时间做出决策调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夏保成;杨桂英;;突发事件中基层政府与新闻媒体博弈关系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728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28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e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