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电视剧幕后花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05:31
【摘要】:近年来,电视剧幕后花絮的发展方兴未艾,呈现出了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拍摄幕后花絮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和保存影视剧制作过程的资料。但随着消费文化的渗透,幕后花絮开始呈现出作为商品和广告的双重属性。作为商品,它在内容选择和呈现上遵循是“可消费性”的原则。尽管它依然是对制作过程的记录,但明显的渲染痕迹已使它背离了客观性的原则。它是根据消费的逻辑提供给受众的快感大餐。作为广告,幕后花絮与当代的其他广告虽然从内容上来看有很大的不同,但其目的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是在劝导受众接受广告中的产品,并试图规训受众对产品的感知和态度。幕后花絮赖以实现其目的的手段也带有明显的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特征。幕后花絮通过视觉画面将拍摄过程、明星、情感等元素符号化,以感性的手法赋予了这些元素新的能指,不仅将消费文化倡导的“大制作的就是好的”的理念合法化,也由此创造了一种神话。在这个过程中,幕后花絮为抽取自己所需的神话素材而打乱了电视剧的叙事结构,从而在消解了电视剧以叙事为中心的逻辑。它通过将能够快速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奇观元素转化为神话素材的方式倡导快感消费,并且通过一种奇观蒙太奇的手法裁切了电视剧的制作过程,试图培养一种忽视叙事逻辑的奇观审美方式。幕后花絮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快感的消费和满足是消费文化重要的内驱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电视剧制播方对在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有话语权的“文本盗猎者”的收编。消费文化对受众主体的塑造,使受众对于快感的追求成为一种难以遏制的欲望和冲动。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幕后花絮直观的图像叙事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对明星的去魅化处理和对电视剧制作过程细节的披露消除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这也是后现代审美所要求的。受众在幕后花絮打造的娱乐幻象之中可以获得一种精神放松和感官愉悦。并且幕后花絮中对人物(这里指演员、导演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而非电视剧角色)的全方位的展现,虽然是一种伪装过的后台,但也为后现代文化中人们普遍的身份焦虑提供了一种参考。从表面看来,电视剧制作后台对观众的开放是受众地位提升的表现。但实际上,经过对幕后花絮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幕后花絮是传播者通过对电视剧进行解码而试图建构的一种“霸权式”解读,它在满足受众的快感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培养一种奇观审美方式。受众的理性思考在感官的震撼中可能会被消解,从而丧失主体性,成为传播者所需要的观众类型。因而从本质上来说,幕后花絮是消费文化中的一种景观形式,是电视剧制播方的一种视觉化的统治手段。受众在享受幕后花絮提供的快感大餐时,应保持警惕性,避免快感的过度消费;而传播者也有责任提升幕后花絮的文化价值,倡导正确的文化商品消费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23
【图文】:

明星,花絮,电视剧


勃的透露出剧组强大的资金实力。因此,幕后花絮能够表示,你看这部电视剧意力,都是物有所值的。它回报给你的是触觉感的视觉。观众通过幕后花絮应该电视剧是经过尊贵的加工处理之后出品的。屏幕上无所不在的,强有力的, “比实”的图像,除了为使活生生的现实更加如意而制定激励标准外,它还定下了和现实评价的标准。①幕后花絮一遍一遍的向观众灌输“大制作的, 就是好的费文化理念,试图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电视剧评价制定一个新的标准。2.明星符号根据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神话中有两种符号学系统(如下图所示)。作为初生符号系统的终端,罗兰·巴特称其为“意义”,当它作为次生符号系时,罗兰·巴特称其为“形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昭玖;;论电视剧宣传对观众先期认同的建构[J];中国电视;2015年01期

2 徐小东;;电视剧宣传片的制作思路及编播[J];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18期

3 穆宝清;;后现代社会与消费主义——鲍曼对消费文化“综合症”的一种解读[J];齐鲁学刊;2013年05期

4 李文宁;;国产电视剧包装宣传策略的嬗变[J];当代电视;2013年02期

5 王静;;八卦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2年12期

6 丁国浩;;论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J];学术论坛;2012年06期

7 吕鹏;;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娱乐节目与男性气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马强才;;电影末尾拍摄花絮的审美娱乐功能——以成龙主演的电影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曾庆香;;仿像与奇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符号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郑崇选;;影像消费流行背后的叙事危机[J];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乃歌;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王庆军;消费时代的电视体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董天策;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梦飞;电视综艺节目过度消费明星的成因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刘清波;新媒体背景下电视剧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3 刘星驰;电影幕后纪录片的叙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4 涂文仲;中国电影幕后纪录片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侯亦菲;消费文化环境中抗日题材电视剧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6 田畅;身体、景观、情感:我国真人秀节目中的消费主义文化指征[D];西南大学;2016年

7 丁显领;消费主义视域下的电视真人秀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屈高翔;电影幕后纪录片类型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9 赵瑾;斯图亚特·霍尔“编码与解码”理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胡小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42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42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0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