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电影宣发中音乐的传播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6 13:19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发展,我国电影市场也迈入崭新时期,不单整体竞争形势愈演愈烈,观众对于电影的品味要求以及观影体验也越来越重视。在进行电影作品选择过程中,口碑以及质量无疑成为观众的主要参考元素。音乐能够为推动电影市场多元化、丰富电影艺术文化内涵提供有力依托,同时也可以为繁荣我国电影市场发挥重要作用。电影作为大众喜爱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其产业的发展和兴旺对于国家的文化产业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互联网带来的多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电影的宣传和发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模式。与此同时,音乐受其影响,其受众范围更加广大和短时间传播迅速等特点,也对电影的宣传和普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音乐传播和电影宣发在一定程度上联系较为密切。在查阅大量的文献和实证调查之后,笔者发现虽然现有大量的文献涉及音乐传播,也对电影的宣传和发行有较为深入的分析,但是关于两者联系的研究相关文献却少之又少。本文试图通过对音乐传播的研究,将电影的宣发环节与其联系起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音乐传播在电影宣发中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音乐及音乐传播的优点和特征,研究音乐传播促进电影宣发的策略,推动电影宣传和发行,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本文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提出电影宣发中音乐的传播功能研究命题。主要论述选题背景及意义,并且从电影传播和音乐传播两个方向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一定的整合。此外明确所研究的主体对象和应用的研究策略。第二章则是通过对系列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电影宣发和音乐传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界定了音乐、音乐传播、电影宣发等相关概念,并阐述了流媒体时代音乐的传播特征以及中国电影宣发现状。第三章对音乐在电影宣发中应用的功能及效果进行研究。首先运用传播学功能研究的理论对音乐传播的基本功能进行探讨,并结合案例在分析音乐的信息隐喻概括作用、情感共鸣作用、形象塑造作用、音乐营销作用的基础上,归纳出音乐在电影宣发中的特殊功能。其次,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音乐传播在电影宣发中的效果。第四章结合音乐传播在电影宣发中的功能与效果,基于问卷调查研究的结果,从内容生产方面、平台投放方面、融媒体创新方面进行讨论,从而得到通过音乐传播加强电影宣发的对策。其中在内容生产方面的策略为通过热点制造与利用完成捆绑营销;通过情怀绑定、感情绑定、故事绑定等调动受众情绪;通过听觉形象塑造建立受众与电影的条件反应。在平台投放方面采取的对策为,利用以音乐文化为主的音乐播放平台、视频直播平台、短视频播放平台三种平台类型相结合的音乐传播渠道。在融媒体创新方面,要利用碎片化BGM进行融媒体创新、扩展新的发行渠道并且支持电影相关非付费模式。探究电影宣发中音乐的传播功能,对于音乐传播学以及传播学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音乐与电影宣发这种新模式的研究,也能对国内电影市场发展与促销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06;J943.12
【图文】:

模式图,模式,音调,情绪


图 2-1 音乐传播的模式注:图为笔者自制2.2.2 音乐传播的基本功能(1)音乐传播具有信息告知的功能。信息的摄取、储存与传递,是人类进化最重要的本能之一,这也形成了音乐传播的基本功能。音乐的实用功能就是为了传播信息,在声音符号中附加丰富的内涵,既可以反映社会,感悟生活,也可以通过其高概括力和强感染力,传递思想感情,交换思想感悟。同时音乐的审美娱乐功能也提供了一种“无障碍沟通”方式,语言障碍会限制不同国籍不同母语的人进行传播活动,但是音乐传播却很好地打破了这种障碍。全世界对于通过声音表达情感的方式本就是大同小异的,比如用高亢音调表现激昂的情绪,用低沉音调表现悲伤的情绪。音乐的这种特性很容易就能将传播面积扩大,所以音乐传播具有广而告之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主题。

网民,使用率,音乐


图 2-2 截止 2017 年 12 月中国手机网民娱乐类应用使用率注:数据来源于易观《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年度综合分析 2018》共性的音乐传播模式相比,在流媒体的不断推进下,各大平元化的音乐体验,音乐受众开始转变为“音乐用户”。打造,营造出一个具有公共性的虚拟音乐社区。通过艾乐客户端市场监测报告的数据统计(详见图 2-3),与 客户端的用户使用率明显提高,这也使得音乐传播的易云音乐、QQ 音乐、酷狗音乐等音乐平台,音乐创作交流,基于内容和平台的特色,音乐平台和发行公司可字唱片的销量。而“音乐+社交”的形式聚集了相同兴乐传播的交流与反馈更为准确。同时,“音乐用户”的一定情况下,可以成为传播者。信息的快捷扩大了音乐者授权的二次创作打造出一系列个人化的艺术作品。”的日益发展下,音乐传播已经形成了独有的产业模式

音乐,增长率,客户端


图 2-2 截止 2017 年 12 月中国手机网民娱乐类应用使用率注:数据来源于易观《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年度综合分析 2018》(1)公共性与传统的音乐传播模式相比,在流媒体的不断推进下,各大平台为音乐受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音乐体验,音乐受众开始转变为“音乐用户”。音乐平台通过内容功能的打造,营造出一个具有公共性的虚拟音乐社区。通过艾媒咨询 2018年 Q3 中国音乐客户端市场监测报告的数据统计(详见图 2-3),与 2016 年、2017年相比,音乐客户端的用户使用率明显提高,这也使得音乐传播的公共性更为显著。诸如网易云音乐、QQ 音乐、酷狗音乐等音乐平台,音乐创作者与受众可以进行互动与交流,基于内容和平台的特色,音乐平台和发行公司可以通过粉丝效应来提升数字唱片的销量。而“音乐+社交”的形式聚集了相同兴趣圈的有效受众,使得音乐传播的交流与反馈更为准确。同时,“音乐用户”的形成,让原本的接受者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成为传播者。信息的快捷扩大了音乐传播的空间范围,经原创作者授权的二次创作打造出一系列个人化的艺术作品。可见,在这个“虚拟社区”的日益发展下,音乐传播已经形成了独有的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月华;;关于博物馆传播功能实践的思考[J];才智;2019年03期

2 李佳;;“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传播功能探析[J];科技资讯;2017年35期

3 杨云娥;;新媒体语境下报社新闻传播功能分析与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14期

4 石新茂;;论博客的传播功能[J];新闻爱好者;2006年11期

5 楚剑锋;图片增强报纸 传播功能刍议[J];报刊管理;2000年09期

6 杨h

本文编号:2743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43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2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