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12:32
【摘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重要成果的历史阶段。《边区群众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发行范围最广、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面向基层人民群众的报刊,一经出版就受到陕甘宁边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它是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延安时期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于群众,是《边区群众报》在十三年的办报过程中一直践行的理念。《边区群众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始终以“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为宗旨,在坚持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的原则同时,还承担起宣传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使命,更发挥着宣传陕甘宁边区群众支前抗日,巩固边区政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群众实践的导向作用。《边区群众报》《边区群众报》以其贴近生活的群众语言、多元化的传播途径,鲜明的办报方针和准确的办报定位实现了内容和渠道的大众化,多面一体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开路者。《边区群众报》与宣传解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结合,内容上通过政策解读、理论探讨、文化宣传等途径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发动“群众办报”,建立通讯员网络、使报纸内容通俗易懂又赋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在创作形式上它积极吸收说书、秧歌剧等民间艺术的精华,学习群众的语言,创作出许多活泼生动、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作品,其特色化的报道模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边区群众报》还积极开展冬学、夜校,组织读报小组开展读报活动,借助黑板报、壁报等群众办报场所,拓宽了传播途径。《边区群众报》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提高了民族意识、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和形态阵地、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马克思主义骨干分子,并为中共报刊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边区群众报》利用媒体和新闻的力量,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地传播到群众中去,是中共在新闻领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成果,也是这一过程的忠实记录者。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6;B27;G219.29
本文编号:2754975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6;B27;G21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清河;;马克思主义“群众办报”实践的价值归宿[J];新闻大学;2013年04期
2 李浩;;陕甘宁边区文艺活动的一个实践——从《边区群众报》考察[J];上海鲁迅研究;2012年02期
3 朱清河;;“群众办报”的逻辑起点与未来归宿[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3期
4 王兆屹;姚猛刚;;论《边区群众报》的大众化传播效果[J];新闻知识;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鑫;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民众教育实践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2 罗莹;《边区群众报》与延安精神原生形态的宣传报道[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3 汪婷婷;大众化党报时期的《边区群众报》新闻评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刘艳红;周文与文艺大众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维龙;文化视角下的《边区群众报》[D];西北大学;2009年
6 樊斌;论《边区群众报》的大众化实践[D];西北大学;2008年
7 王兆屹;《边区群众报》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54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54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