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媒介变迁视域下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12:35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自信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共同汇聚成中华文化的壮阔江海,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凸显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据史料记载,东迁一路的跌跌撞撞使裕固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民族发生碰撞,互动,沟通和融合。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裕固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历史文化资料的保护。裕固族文化是典型的“堆叠”文化,其文化包含古代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汉藏文化等。丰富的“堆叠”文化底蕴,使裕固族文化传播的研究更有价值。由于口传心授的局限性,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是必然的。民族文化传播的沟通功能,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体之间进行思想与感情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直接的物质联系来进行,但更多的是通过媒介来完成的。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借助了口头民间故事文本、裕固语、裕固族民歌和舞蹈、宗教活动、仪式、大众媒体、网络等媒介。经历了口语传播、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的变迁发展,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以语言为媒介的传播传承了大量民族文化的口头文本,印刷媒介的出现,使口头文本中的民族文化记忆有了载体,以文字资料形式保存下来,电视媒介通过视听语言将民族文化更加具象的搬上荧屏进行传播,促进了人口较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网络媒介凭借其特性丰富了传播形式,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了新机遇。从口头文本的传说故事到诗歌文字,从民族影视作品到歌舞盛会的视频资料,从“可视化”的裕固族风情节目播出到活泼可爱的裕固儿女表情包,媒介的参与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都保留和记录了一部分裕固族的文化遗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遗存形态有保护作用。本文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文本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裕固族在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肃南县当地裕固族文化类出版物失去市场面临转型,电视媒介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促进了人口较少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网络媒介具有较大潜力,为裕固族文化的传播带来新机遇。根据以上研究发现结合传播学、新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证实前期策划中提出的观点及预设,从而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肃南县当地媒介发展及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的良性策略:裕固族文化遗产数字化、“线上+线下”的互动传播、多种媒介的融合模式。进而为其它人口较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集中人力和物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形态、依托旅游业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力。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127;G206
【图文】:

肃南县,裕固族,民族文化,地方性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逡逑教育》、《张掖学刊》、《河西学院学报》等。查阅其中有裕固族文化相关内的期刊有:《甘泉》、《河西学院学报》、《尧熬尔文化》、《生命树》(2005-20年)、《牧笛》(2005-2012年)、《河西草》等。其中《牧笛》是由肃南县族自治县文联主办,致力于宣传裕固族文化的文艺专刊。《生命树》是由张掖石救护大队主办的关于肃南县政策法规、安全论坛、安全文化等内容的期刊,中设置“裕固族历史文化”专栏,每期供稿1-3篇。如图3-1所示,是肃南县固族民族文化刊物。逡逑

媒介,肃南县,参与者,裕固族


周不同程度(每天接触、每周5-6天、每周3-4天、每周卜2天)使用与接触电逡逑视。因此,对于肃南县裕固族自治县来说,电视媒介的传播更加普及、占主导地逡逑位。肃南县裕固族广播电视台有主要节目:肃南新闻、民族之窗。如图3-3所示,逡逑参与者收看肃南电视台节目主要是了解肃南县情况、关心裕固族文化发展、了解逡逑方针政策。肃南县电视台的各项措施对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逡逑20逡逑

统计图,肃南县,地区电视,媒介


图3-4观看新闻节目逡逑3.邋3.邋1肃南县电视台裕固族文化类栏目《民族之窗》逡逑肃南县广播电视台有一个专门制作裕固族文化的节目。通过采访高洁和肃南逡逑县电视台的其他人了解到:逡逑高洁肃南县电视台记者逡逑“我们专门的《民族之窗》节目,制作民族节目,主要是有关于饮食、习俗、逡逑服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项目、还有相关人员的专访。逡逑其实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入一线、基层,深入百姓逡逑生活多做了解。多看、多听,懂得把有价值的内容记录下来,把正确的、有价值逡逑的、正能量的文化发扬传承下去。电彳见媒介应该利用栏目,深层次的挖掘原生态逡逑21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蒂格·夏瓦;刘君;范伊馨;;媒介化:社会变迁中媒介的角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2 高彦青;袁爱中;;基于新媒体时代下民族新闻媒介和受众生态的变迁分析[J];新闻论坛;2015年03期

3 张德胜;柏茹慧;;全媒体视阈下民族文化的传播[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4期

4 张辉刚;海万玲;郭雨;;裕固族文化传播中视觉识别系统的建构[J];当代传播;2015年02期

5 徐茂林;;文化变迁中的地方知识守望者——两本裕固族民族志之简要评论[J];河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6 李鲤;;想象的共同体:奥运传播与民族空间建构——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J];新闻知识;2013年01期

7 卿志军;;全球化背景下电视对民族文化变迁的介入[J];媒体时代;2011年03期

8 张海洋;王东昕;;少数民族与中国——在林耀华先生诞辰100年纪念会上的讲话[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王玉明;;论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媒介策略[J];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庄晓东;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安惠娟;裕固族鄂金尼部落社会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2 南长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李涯;电子媒介传播与嘉绒“达尔尕”口承教育的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王海飞;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D];兰州大学;2008年

6 李天雪;裕固族民族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昕;满族民俗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2 户占雷;以人为媒介视域下的翁丁佤族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的故事化呈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周倩娜;媒介变迁与新疆锡伯族文化传播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7年

4 梁爽;甘南藏族地区乡村文化广场的媒介功能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5 张琳;手机媒介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7年

6 陆璐;仪式传播中的民族身份认同与表达[D];安徽大学;2016年

7 王宇哲;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8 陈德婷;传播视域下的裕固族服饰文化变迁[D];兰州大学;2014年

9 张春辉;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三少民族文化变迁与转型[D];内蒙古大学;2013年

10 柳盈莹;媒介变迁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4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54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