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互文性理论视角下微博吐槽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07:32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微博吐槽正逐步走进网民的视野,改变着人们的话语方式,并扮演着批评监督,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吐槽”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网络热词,也是一种带有戏虐调侃式的表达行为。吐槽的兴起有赖于微博的发展,微博以其自身独特的技术手段和庞大的用户群给“吐槽”的发布和传播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而“吐槽”作为一种新时尚,也丰富着微博的内容,为其注入了一定量的流行元素,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在微博吐槽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互文现象,本文尝试从互文性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新闻传播学以及修辞学等理论对微博吐槽的互文性现象进行研究。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对互文性理论和微博吐槽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梳理,同时介绍了微博吐槽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对语料的选取作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是从微博互文性的表现特征和形式入手,在表现特征方面基于克里斯蒂娃对互文性的分类,即“水平互文性”和“垂直互文性”,并结合相应的微博吐槽语料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具体例子的描述、分析可将微博吐槽的互文性表现形式分为:引述式、戏拟式、替换式和语体叠加渗透式这四个部分。第三部分结合具体语料分析了互文式微博吐槽的语言特色,包括了用词特点,句法特点以及信息结构特点这三个方面。第四个部分利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探讨了微博吐槽互文性的生成机制,包含物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心理三个基础层面。同时从互文性的主体间性方面分析了微博吐槽互文性的认知机制。第五部分,结合互文性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等方面,对微博吐槽这个文化传播现象作了思考,分析了它的意义和局限。最后的部分是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对微博吐槽互文性研究的缺陷和不足,希望在下一步的研究学习中能有所改进。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先顺;陈曦;;互文性与广告话语的生产[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张颖;;从对话到互文性——回应克里斯蒂娃[J];符号与传媒;2011年02期

3 李磊;;从流行语到广告语的互文性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4年04期

4 项西国;;译者在互文中的多元对话[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陈景元;刘银姣;;微博文本中“曼德拉逝世”相关话题的互文性解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徐江;郑莉;;英语新闻标题的互文性研究[J];东南传播;2010年04期

7 罗枫;李宁;;互文性与传媒话语中的仿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黄芳;;艾·巴·辛格三部小说的互文性研究[J];艺术科技;2014年05期

9 尚亚宁;;互文性视角下的英语软新闻汉译探析[J];新闻知识;2010年10期

10 朱春发;;房地产广告语篇的互文性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伍瑜;;“互文性”及相关问题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万丽媛;;从引用看语篇的互文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璐;;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梅红;;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魏晓慧;;互文性翻译理论观照下的中国电影名称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祝克懿 黄蓓 译;多声部的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焦亚东;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秋利;译者主体的互文性视角[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叶霭云;互文性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3 蒋红;从互文性角度分析新闻话语[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景;互文性在奥林匹克语篇翻译中的研究—功能语言学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石兴平;英文公司简介的互文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6 林雪;从互文性理论谈《牡丹亭》中互文符号的翻译[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萍;英汉互文性对比与翻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元敏;从互文性角度看两《论语》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青;互文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巧宁;从互文性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86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86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0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