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数字技术推动下的有线电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5:23
【摘要】:自1935年3月德国柏林实现电视转播服务以来,电视逐渐成为千家万户为不可缺少的文化传播媒介;电视在技术升级中经历了多次创新变革,20世纪后期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了全新的有线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拓宽了产业发展边界,转换了产业增长动力,节目内容的传播也从供给主导向需求反哺、从单向推送向双向互动、从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的意见》指出,“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新业务、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创新、转型升级受到分散运营、分割发展的制约,资源优势、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可见,有线电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提上日程。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丰富和应用的推广,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是指:一是管理可持续,即通过科学方法有效地对相关主体进行管理,已获得该主体本身持续、快速、健康地成长;二是生态可持续,即是将可持续发展同自然环境相关联;三是从三重基线的维度来分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标准来衡量可持续发展,并且依据现实实践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将基于三重基线维度和管理可持续方向来判断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情况。考虑数字技术时代下的电视“用户”地位逐渐提升的现状,论证了有线电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方向就是要基于用户需求不断提高产业运营效率,同时根据所处市场环境和产业动态演化规律选择合适的链式整合。本文以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依据,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比较与系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及演化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分析思路在于:首先理清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有线电视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和产业特性等本质因素,接着在这些要素基础上借助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及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测度产业发展实践水平,最后基于这一经验研究,以及“七力模型”和“Logistic动态演化模型”的理论研究指出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多维度整合将是有线电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路径。本文的有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按四个章节来展开。其中,第三章对(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概要性分析。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导向追踪了有线电视产业的技术演化,指出不同的技术带动下的有线电视发展情况,并就各个时期的主要市场特性和主体行为进行了发展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数字化时代有线电视特有的产业链式结构和产业特性的变革。在三网融合的当前,技术融合已经成熟,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还依赖于电信产业及互联网产业的技术,长期的事业体制使得其在技术创新上作为不大,而长期处于技术复制的跟随期,这对有线电视产业的未来市场化之路将有所阻碍,未来不仅要在组织体制制度变革创新的方面有所进步,更要在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的道路上加大步伐。第四章借助Malmquist-DEA1模型以各省份的有线电视业为对象,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探求有线电视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时间动态维、空间区域维差异,进一步揭示近十年来我国有线电视产业的效率差异(分为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演变的内在规律和机制。综观这八年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数值,可以看出有线电视产业的TFP变动的构成存在明显的“偏科”现象,即技术效率的变化率与技术进步的变化率几乎完全呈反向变动趋势(除2012-2013年),即在该实证周期内,当技术进步为正时候,技术效率则为负;而当技术效率为正时,技术进步却为负。剖析技术效率的组成,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纯技术效率相比规模效率对技术效率的贡献更大。总体来看,2008-2015年间,中国有线电视业的TFP平均增长率为2.5%,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其平均增长率为5.9%,其中规模效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3%,纯技术效率的平均增长率为5%,然而技术进步却表现出了负增长,平均增长率为-3.2%。虽然有线电视的平台属性在模拟信号时代就已存在,但是随着数字技术在有线电视产业中的普及,该平台的重心发生了偏移。区别于一般的产品,电视产业的规模经济和收入来源于受众规模,而不是产量规模,效率的提升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依托用户的支持。第五章在考虑了网络外部性的基础上基于两阶段生产过程评价了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效率。作者依托有线电视产业的运作实践,关注产业链中的用户作用,基于相关的“网络外部性”,改进了现有的DEA模型,以更精确地分析有线电视产业近期的产业运作效率。研究结果显示的“内容传输阶段的效率值普遍高于内容制作阶段的效率值”表明消费者的用户信息在内容传输阶段已被较充分利用,使得这一阶段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而内容制作阶段多半尚不能及时响应消费者的用户需求,同时投入要素多是战略规划的结果,在当年的市场运作中还无法及时得以利用而造成效率偏低的局面。产业链维度的整合模式可以促进节目内容制作阶段和节目内容传输阶段的互融互通,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使电视内容的基本信息流和用户体验的反馈信息流及时得以利用,从本质上促进了有线电视产业的运营效率。第六章的研究表明广电产业内的整合行为是行业发展到这一特定阶段的理性行为:在当前技术日新月异用户分流严重市场深度融合的时代,广电产业内的主体还需尽快整合产业链条、扩大用户基础、融合细分市场并加速新技术的实施,利用相互间的通用元素分享已有技术和用户基础实现快速发展。在上游丰富电视节目的广度不断加大业务创新、运营商中间环节实现个性化发展不断推出优质服务,下游侧重挖掘用户需求并将消息在产业链内循环以不断提高用户的忠诚度。“三网融合”进程中,各行动主体的目标函数都是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并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对产业链的构成以及网络外部性的产业特性认识的加深,可以看出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整合行为影响着有线电视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关于有线电视产业的演化分析、产业特性的变革、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以及基于产业链解构基础上的产业效率评价,“七力模型”和“Logistic生态模型”的有线电视产业发展中应用以及多维链式整合模型等的研究,对现有的理论发展和经验研究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对产业发展的现实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29.2-F
【图文】:

写作结构


第二章从五大方面展开研究,为后续四个章节研究提供了基石和方向。,首逡逑先从相关的有线电视产业的理论研究出发,从产业组织视角和双边市场视角两个逡逑维度进行综述,前者又分为有线电视网络内的和网络间的竞合关系的研究,后者逡逑则是基于有线电视的特有属性进行产业特性讨论;第二,从数字技术对电视产业逡逑发展的运行机理的影响着手,综述了数字技术的兴起对有线电视产业的影响;第逡逑三,集中梳理了产业发展的评价方法,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维度展示了这逡逑两个评价方法的来龙去脉;第四,综述了产业评价的经验性研究,当前有线电视逡逑正处于市场化运营的起步阶段,因此有关其产业发展评价的文献还较少,现有的逡逑8逡逑

外部性,不同时期,目标,平台


一助“平台”来实现的,平台作为中介方为两边用户交换产品或服务,平台自身借逡逑助向两边用户制定不同的价格来获取利润。逡逑基于已有经典文献(Caillaud,Jullien,2003;邋Evans,2003;邋Gawer,Cusumano,逡逑2002;邋Arthur,邋1989;徐晋,张祥建,2006)邋[3G,35-38]等将双边市场的发展阶段进逡逑行梳理并分析各个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第一,平台初建期的主要目标是召集双逡逑边用户。用户是平台生存的先决条件,平台的收费机制及定价机制都是要以保证逡逑双边用户存在为前提。在平台的初建期,需权衡平台两边的用户收益,以调动双逡逑方参与到平台的积极性。第二,平台的发展期的发展目标是基于平台初建期的目逡逑标之上的,在不断优化平台收费结构及价格机构的基础上较好地平衡双边用户的逡逑福利收益。第三,平台成熟期的发展目标是不断扩大平台的交易规模,在不断调逡逑试中追加投资,在市场进入策略实施一段时间后不断扩大平台交易规模。平台发逡逑展过程的显著特征就是平台的外部性,基于(Chakravorti,Roson,2006;邋Evans,逡逑2003)逦的研究,将外部性基于平台的不同发展阶段分为“成员外部性”逡逑(membershipextemality)和“用途外部性”(usageextemality),前者的含义是逡逑双边用户会因为另一方用户的基数增加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后者的含义是当平台逡逑上的交易和互动的次数增加时,每个用户都会有所收益(图2-1)。逡逑目标逦召集双边用户逦平衡双边收益逦增强规模性和流动性逡逑

技术效率,规模报酬,效率,配置效率


图3-2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逡逑放松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可将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逡逑(4)纯技术效率(PureTechnical邋Efficiency,PTE)。纯技术效率是指在规可变的情况下,被考察的生产单元与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逡逑(5)规模效率(ScaleEfficiency,SE)。规模效率是指在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前沿面与规模报酬可变时的生产前沿面的距离。逡逑处借助图2-3单投入单产出来说明,一个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生产情边界上的A、B、C三个生产单元均为技术有效点,但三者的斜率是不同的,A点是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可以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趋近B点,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无法通过生产规模的调整来提高生产率,同样C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此时还需缩减生产规模以不断趋近B点。逡逑以D点为例,D点为一技术无效率的点,其可向E点移动来削减技术无再进一步向B点移动以削减规模无效程度。逡逑点的VRS情况下的纯技术效率可以表示为:逡逑TE,^邋=GF/GD逡逑点的VRS情况下的技术效率可以表示为: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晓华;浅析数字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年期

2 华强森;吕文博;Jaana Remes;Brodie Boland;;智慧城市:数字技术打造宜居家园[J];科技中国;2018年10期

3 卜秀新;;澳大利亚在贫困学校推行数字技术课程[J];世界教育信息;2018年02期

4 王微曦;;浅析智慧校园平台、数字技术在高校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8年10期

5 许睿;;数字时代媒体的发展方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11期

6 李勇坚;;超过6000家中国数字技术公司进入海外市场[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年21期

7 范希嘉;;基于数字技术的“中国智造”——以日用产品设计和“智慧城市”数字化管理为例[J];美术观察;2018年07期

8 张迎林;;浅谈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16期

9 刘海滨;;浅谈数字技术在雕塑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15期

10 闫德利;戴建军;;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就业?[J];新经济导刊;201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俊;舒波;;与设计课程相结合的数字技术教学改革探索[A];数字技术·建筑全生命周期——2018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2 王景阳;曾旭东;宗德新;魏旭;刘伟;;建筑数字技术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A];信息·模型·创作——2016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3 魏旭;曾旭东;王景阳;谢大庆;刘伟;;计算思维在建筑数字技术课程的应用研究[A];信息·模型·创作——2016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4 李建成;;对当前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A];建筑数字流:从创作到建造——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邓元媛;朱晓天;;比特语境下的建筑数字技术教学[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金丹元;徐文明;;多元语境中电影数字技术的美学与文化反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周宁;;数字技术与电影特效[A];影博·影响(2015年第01期 2015年合订本上 总第85期)[C];2015年

8 俞传飞;;内容·方法·手段——设计与建造的数字化融合及其对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的影响[A];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牛笑;杨梦阳;;在线微课堂模式下的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教学研究[A];信息·模型·创作——2016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10 李建成;;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埃森哲大中华区化工业总裁 王祖欣;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转型[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佛山日报记者 唐易婷 阮凤娟 吕金生;数字技术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N];佛山日报;2018年

3 ;中国数字技术助推全球数字经济开放共享[N];企业家日报;2017年

4 记者 周轩千;麦肯锡:中国已成数字技术领域“领头羊”[N];上海金融报;2017年

5 栾岩;数字技术对会计人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N];财会信报;2017年

6 张斌;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医疗服务[N];文汇报;2018年

7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 曹林;数字技术给戏曲艺术带来了什么[N];中国文化报;2018年

8 记者 王磊;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重要力量[N];文汇报;2018年

9 记者 蒋雅琛 莫思予;数字技术“大展拳脚” 生态榕城“大有智慧”[N];福州日报;2018年

10 孟昭丽 张逸之;数字技术为农村注入新活力[N];中华工商时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贤梅;数字技术推动下的有线电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宋若涛;数字技术下广告的发展演进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吴伟光;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版权法—危机与对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胡梦云;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罗莉;技术与电影艺术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杰;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8 谢晓昱;科学与艺术的联姻:水墨动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张丽;数字化时代中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杨;著作财产权体系中的个人使用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威;基于SDI数字技术实现PIS系统数据传输[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孙宁为;数字技术视野下中国盗墓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3 宋宁;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数字化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4 唐明月;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的发展案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5 唐琳云;数字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集约化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6 王阳阳;浅谈数字时代下的电影片头技术和效果[D];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7 李至惟;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8 申Pr;数字技术下的影视艺术[D];吉林艺术学院;2012年

9 班守猛;数字技术在雕塑教学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10 温泉;论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90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90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