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狂欢理论视野下网络脱口秀节目的狂欢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6:43
【摘要】:脱口秀是一个自由表达态度的节目,源于西方,火于美国。上个世纪90年代,电视脱口秀节目发展到中国,并生根发芽。新型的节目形式,让我们的观众能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聆听主持人或嘉宾们的观点。由于当时较为苛刻的政治气候,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形式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自由无约束,反而表现得谨慎而刻板。1995年后的中国内地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特别是2000年后,我们经历了Web1.0到Web2.0的科技变更浪潮,中国内地也正式进入了自由而相对无序的新媒体时代。爱奇艺、搜狐等网络视频公司开始尝试将脱口秀节目搬到网络平台上,他们自制的网络脱口秀节目由于内容开放、迎合青年网民口味而吸引了众多流量及关注。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巴赫金在思考了前人关于“狂欢”这一现象的研究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狂欢理论”。在他的理论里,巴赫金赞颂了人们在狂欢中的自由精神,也推崇在狂欢互动中表达的民间诙谐文化。他认为,人们尽情地狂欢实际上是在不断地享受并陶醉于这种极致的自由。而这种尽情与尽兴正是人性的回归,正是一种反传统、反权威,同时也是反主流意识并力求争取自由与平等的表现,而这种诙谐文化也让人们更加包容形形色色的人与物。网络脱口秀节目所呈现出来的部分特征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是具有一定理论接点的。文章基于巴赫金狂欢理论的视角,探析国内网络脱口秀节目狂欢化特征,并结合当下实际给予相关的节目提升予以建议。首先探讨了狂欢这种文化现象的起源、巴赫金理论的形成及网络脱口秀节目在国内的发展历程。狂欢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神话故事,在狂欢中,人们能放纵自我,忘却现实的痛苦,回归本真的狂野,这实际上是对生命的一种崇拜。而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承认狂欢的自由精神让人们有了反权威、反传统、反主流意识的倾向和争取平等的向往;民间诙谐文化让人们更加包容形形色色的人与物。这种包容度和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自由的精神,正与当下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内涵及动机有不同程度的吻合。其次运用事例分析了我国网络脱口秀狂欢化的特征。网络脱口秀节目的颠覆性主要体现在节目主持人的设置比较“奇葩”,节目讨论的话题没“下限”等。人民性方面,网络无门槛、开放性强的特征让任何人都可以轻松登录和使用;网络的互动性更能突显狂欢过程中的参与性,网民可以发送“弹幕”参与互动,也可以通过微博参与网络节目的话题建设。民俗性方面表现在主持人和嘉宾交流的言语中,“神马”、“有木有”这类新兴网络用词比比皆是。随后从社会、媒介、受众三个维度探析了国内网络脱口秀走向狂欢化的原因。社会原因方面,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大众文化的兴起、中国大众被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压抑已久的狂欢精神是三大主因。媒介原因方面,技术的支撑是网络脱口秀节目狂欢化的必要条件,在网络上,把关人角色的弱化使狂欢变得更活跃;同时,节目的制作团队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也是节目走向狂欢的原因之一。文章的最后主要解析了当下网络脱口秀存在着低俗与过度娱乐化、网络暴力和粗制滥造三大问题,并给出了改进的建议和策略。其中,在传媒主体上,制作方要规划节目体系,准确节目定位,扩展取材视角,严控节目内容,注重信息反馈,完善互动机制。在传播内容上,要实现节目内容定制化,同时加强内容的价值导向。在媒介使用上,相关政府部门要着重对节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在传播受众上,更应该坚持分众策略,精细化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培培;严海艳;;浅析网络脱口秀节目的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以《吐槽大会》为例[J];视听;2019年01期

2 吴卫华;;《吐槽大会》对网络脱口秀节目发展的启示[J];当代电视;2019年02期

3 杜雅洁;高文慧;;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以《拜托了冰箱》为例[J];大众文艺;2019年11期

4 段楚平;邹伟剑;;国内脱口秀节目的个性化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11期

5 王雪冰;;试论广播娱乐脱口秀节目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7年23期

6 安晓燕;;国内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创意维度[J];东南传播;2018年03期

7 张莹;;表演元素在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西部学刊;2018年03期

8 刘钰水;;我国脱口秀节目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09期

9 黄蕾;;广播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素质提升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10期

10 杜昊章;;浅谈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魅力[J];数字传媒研究;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伟;;颠覆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视频主持类节目——网络脱口秀节目《麻辣书生》带来的启示与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静怡;张常悦;;抗争与争议:在美华人抗议者媒介形象分析——以《吉米脱口秀》抗议事件为例[A];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李桃;;网络视频主持人研究三问[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Ⅲ[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卿;面对票房超50亿的电影,如何理性对话?[N];中国艺术报;2017年

2 河南 干部 睢晓康;“良药”也可不苦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年

3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宛霏 张敏;网上脱口秀节目火爆 点燃“中国式幽默”[N];中国青年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张琦 实习生 郭嘉琪;网络脱口秀 秀嗨还要秀雅[N];山西日报;2016年

5 张菁菁;脱口秀还有很长路要走[N];中国文化报;2019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实习生 吕沙;“小人物发声” 脱口秀新趋势[N];深圳特区报;2015年

7 沈国麟;脱口秀,还是一张“政治牌”[N];人民日报;2010年

8 北京文化学者 叶匡政;脱口秀是让丑恶成为公共笑柄[N];深圳特区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牛春颖;当广播遇到脱口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10 李蕾;网络脱口秀:“秀”什么,怎么“秀”[N];光明日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柳婷;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传播特色分析[D];浙江大学;2019年

2 田海婷;网络综艺脱口秀节目的话语实践分析[D];河北大学;2019年

3 郭丹;我国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郭名适;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品牌化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李雯雯;“非你莫属”中老板意识形态的批评话语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6 郝志宏;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的话语分析[D];河北大学;2018年

7 何之;知识型网络脱口秀节目内容策划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8年

8 狄悦卿;文化类脱口秀节目的热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9 刘思佳;基于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吐槽大会》受众心理需求分析[D];广西大学;2018年

10 陈江涛;狂欢理论视野下网络脱口秀节目的狂欢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3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93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8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