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微信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6:48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及文化发展方向的高度,再次强调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及紧迫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紧迫的、且正在进行的任务,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意识领域的重要课题,在不同的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不同的传播手段和方法。新时代,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发展,微信己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普遍运用的交流工具,其用户高黏度的特点使微信成为不可替代的移动终端通讯软件。基于此,本文研究微信视角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以微信传播特色为着力点,探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集中论述了微信的内涵、发展进程及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实质,微信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相关性,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本课题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在搜集整合资料的基础上,列举具有先进代表性的实例,概括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微信情境下传播的实际效果,进一步论证了微信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主要从这三个方面集中探析了微信视角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微信使用的广泛性,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微信传播的多样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手段;微信交流的互动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第三部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微信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微信内容的娱乐化,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微信语言的网络化,阻滞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微信监管的松散化,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第四部分,针对微信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一,确立微信视角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原则,即坚持党领导的原则,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则,党管媒体原则;第二,运用微信平台,即借助微信特色功能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通过先进人物引领大众确立理想信念,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党内普及向社会普及延伸;第三,借助微信话语,即通过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中的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规范使用微信中的网络性话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由高深抽象向通俗易懂过渡;第四,利用微信互动性,用内容互动的方式调动大众自觉学习的积极性,用智汇互动的手段激发大众自觉学习的主动性,用良好的监督维护大众自觉学习环境,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制度维系向大众自觉学习运用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1;G206
【图文】:

广东教育,马克思主义,表情


微信视角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着时代的进步而继承创新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和呼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就应当大力发扬理利用到生活实践中去。①大众在微信聊天分享信息的过程中,更倾向于性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表明网络性语言在微信的交流中更能体现大达的需要,比如微信用户在聊天过程中喜欢使用符号性文字、表情包来凸借鉴微信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创新马克思主义语言,对马克思主义语言的新具有时代价值,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由高深向通俗易懂转化。如将马克言转换成表情包,这样的转变将会得到微信大众的追捧和喜爱。现如今已马克思主义表情包的出现和使用,具体如图 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慧敏;;浅谈图书馆微信服务发展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年02期

2 李宜t

本文编号:2793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93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