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河南新乡马皮舞的文化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14:07
   马皮舞是河南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始创于明崇祯十四年,至今已经流传长达近四百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的地域民俗受到城市文明的挤压,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并逐渐消失,马皮舞也正在面临这样的困境,传统口语相传的传承方法很难适应当今社会急速变化的传播环境,需要寻找新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本研究以马皮舞为研究对象,运用民俗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在新媒体视域下从民俗传播学的角度剖析马皮舞的文化背景及传播效果。研究马皮舞的文化背景意在挖掘马皮舞传播内容,分析其继续传播的可能性,而研究新时期马皮舞的传播效果,意在探索马皮舞的传播现状,寻找传播效果沟并试图克服,在新媒体时代选择适合马皮舞的独特传播途径,以谋求马皮舞的持续传播和发展。本文秉承“传播”和“记忆”的理念,一方面是将马皮舞文化寻根问底,记录其承载的地域历史和人文符号,将马皮舞传播的文化意蕴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分析马皮舞近四百年的传播方式,与当今社会传播大环境相结合,试图寻找新媒体时期马皮舞的传播出路。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希望通过马皮舞个性的传播研究,对我国民俗文化共性的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四个章节。第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价值、研究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进行一一论述,并分析了民俗文化传播和马皮舞的研究现状,突出自己的研究创新点;第一章剖析了马皮舞传播的文化意蕴,分别从马皮舞的文化传播内涵、传播嬗变和传播特性三方面论述,详细的讲述了马皮舞的历史源流,“马披”的文献记载,表演过程中的传播符号,传播过程的嬗变,马皮舞的传播特性,即武舞兼备的地缘性、家族内部的纵向传播、体态元传播和俗信化趋势;第二章从马皮舞的传播价值、创新的传播主体、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契机三个方面分析马皮舞继续发扬传承的可能性,其中详细说明马皮舞包含丰富的文化传播价值,即厚重的文化传播内容、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播者的地域文化符号和通过信仰神化时空;第三章展现了马皮舞的传播现状,罗列了马皮舞的传播环境和效果,并分析了马皮舞现今的传播困境;第四章将论文的落脚点归于新媒体时代马皮舞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探索,认为马皮舞自身要进行发展创新,紧跟时代背景,吸引受众。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与民间力量相结合,引导俗民活态传承,共同扶持马皮舞的传承发展。马皮舞要想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中存活下来,其传播渠道必须纳入新媒体与新传播技术,运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加入VR和AR的虚拟增强现实的传播技术,建造数字民俗博物馆,增加其数字经济链。最后,将马皮舞的延续重点放在了校园之中,使马皮舞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和书本,并将马皮舞文化研究纳入高校科研中。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722.21;G206
【部分图文】:

河南新乡马皮舞的文化传播研究


—1酹酒祭天阵

二龙戏珠


—2二龙戏珠阵

青龙


—3青龙出海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国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的实践遵循[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年18期

2 张溪潺;;论中原传统文化的产业价值[J];文教资料;2017年16期

3 宋士广;;传统文化:专业成长的沃土[J];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07期

4 李宗国;;关于体育文化在人的文化转型中的作用探讨[J];今日财富;2018年12期

5 冯馨培;;文化心理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6年23期

6 魏晓飞;;谈文化背景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年02期

7 上官素荣;;民风民俗[J];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17年03期

8 刘志峰;刘欢;孙梅子;;刍议知青歌曲的创作内容与知青文化心理的关系[J];北方文学;2017年06期

9 田维;刘云;;汉日新词的文化心理对比[J];考试周刊;2017年76期

10 张庆鹏;卢芳;;文化混搭条件下的地位感知对弱势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史秀菊;;浅谈文化心理与交际得体性的关系[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2 王婷;丁健;王祥傲;刘一;苏云;;网络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A];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二卷)[C];2016年

3 林一心;;汉语礼貌用语的文化心理透视[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胡鞍钢;;再谈“超级中国”[A];国情报告第十八卷2015年[C];2017年

5 刘晶yN;;新兴词族“微X”探究[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中[C];2015年

6 马小朝;;历史告别与道德惩治——论中西喜剧意识的本质特征[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7 黄石明;;试论“中”的意义流变[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剑波 复旦大学副教授;“年华未阑”:文化的反思与会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

2 李明宇;全面禁放让位于文化传统,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年

3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王欣;乡村旅游中的乡愁文化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7年

4 济南市文化局党委书记 局长 邹卫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四保”工作[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李向东;在探索和创新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6 一寒;清明节能否多点文化味道[N];贵阳日报;2018年

7 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 张西平;向世界说明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N];北京日报;2017年

8 何世进;乡村人物文化心理的立体透视[N];四川日报;2019年

9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 郭培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N];内蒙古日报(汉);2017年

10 张晓林 全国政协委员 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文化康养:老年人的智慧选择[N];宁波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翔;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与文化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倪晋波;秦国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阎茹;中国公民器官捐献意愿的文化心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李燕;文化心理学观照下的鲁迅小说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佟金丹;徐

本文编号:2811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11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b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