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的策展化模式研究
【学位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210
【部分图文】:
一、信息超载呼唤过滤器的回归逡逑正如上述媒介使用情况的背景显示,随着信息的生产方式、传播渠道的变化,信息量逡逑呈指数、函数增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领人类来到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人们从信息匮逡逑乏进入到信息空前超载的文化环境中,移动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新闻报道的阅读场逡逑景,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流加重了受众的阅读负担和信息焦虑;而信息的海量庞杂和媒介逡逑渠道的多样,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经历了从大众媒体到搜索口碑营销网站、微博、微信逡逑等社交媒体的转变,继而带来信息的碎片化、非理性和不真实。逡逑温伯格在《知识的边界》中提出:今天的问题不是信息过载,因为我们一直处在信息逡逑过载的状态,问题是信息的过滤器失效了。报纸、教材、百科全书在过去都能够成为过滤逡逑器,因为他们是有权威性的,又因为空间有限,因此能帮助读者过滤掉大部分信息,缓解逡逑了人们对信息过载的焦虑。但在互联网中,信息基本上不会被真正过滤掉,互联网就像一逡逑个黑洞,始终存储并吞噬着这些信息。我们要避免焦虑,就要找到信息过滤器。比如通过逡逑
的学理性讨论。逡逑章:在第二、三章的研宄基础上,本研究于第四章探讨了新闻生产策展化闻学界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一方面是带来了新闻职业理念的转变,即是理和增值,认为策展与信息本身同等重要;人工干预在智能程序时代的重算机算法时代人类夺回主动权;作为新闻策展主要特征之一的协作式参与联网思维以及新闻策展重建专业新闻权威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明确,任何刃剑,总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仍需改进的一面,因此本章还对新闻生两点关于职业操守和新闻专业主义价值伦理的问题。逡逑章:回顾整篇研宄内容,对新闻策展的概念的阐释和界定进行总结,通过践模式流程图来阐述其定义,对研宄问题和目的进行最终回答,并对全文。逡逑出简单的研宄框架图如下:逡逑r"逦、逡逑
索引擎的出现使关键词搜索也被培养成细分的群落生境着陆地,随后又涌现出电子杂志、逡逑网络论坛等,直到博客的出现,美国的Twitter、Instagram,中国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逡逑也加入这支队伍。(如图2-1)逡逑信息群落生境概念图逡逑图2-1信息群落生境细分的概念图逡逑人们不再满足于通过报纸、电视等大众渠道提供的内容,而是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逡逑阅读某个博客、搜索口碑营销网站或者关注某些微博博主等多种方式,借助多样、细小的逡逑传播渠道获取零星碎片化的信息。如此,大众点评、小红书等不同于一般社交功能的APP逡逑横空出世,微博话题、超话功能参与众广,人们在这一个个的信息小圈子中“扒拉”出想逡逑?长尾效应是根据“长尾理论”衍生的一种说法。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逡逑在其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邋“长尾理论”,他认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逡逑线的头部,而在于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逡逑21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娟;;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策略[J];新闻传播;2019年14期
2 吴远;;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生产新模式研究[J];新闻知识;2019年01期
3 张tR;;化解智媒新闻生产叙事局限的对策及思考[J];视听;2019年02期
4 杨雪莹;闫潇;;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数据新闻对新闻发展的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8年34期
5 孙授卿;;舆情大数据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探讨[J];智库时代;2019年21期
6 王雅倩;;媒介转型中新闻生产的供给侧改革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07期
7 何欣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论社会结构视野下的新闻生产[J];传播力研究;2019年07期
8 薛飞;史娜;;机器人新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08期
9 梁辰;李萍;;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J];青年记者;2019年17期
10 王敏;;“场域-惯习”框架下的新闻生产:一个研究范式的学术史考察[J];新闻界;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晔;;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形态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张志安;;新闻场域的历史建构及其特征——以《南方都市报》为个案(1995-2008)[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3 褚悦闻;;范式转移:受制于政治外力的新闻生产——以《解放日报》六十年国内新闻报道为视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4 钱进;;时空重置下的驻华外国记者新闻生产常规研究[A];数字未来与传媒社会.2013.2——重购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C];2012年
5 周彤;;对弱势群体报道的新闻框架的建构与重构——以“八毛门”事件为例[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6 毕剑琥;;改版后《中国体育报》新闻生产特点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7 王贺新;;微博环境下的突发新闻生产——某报7·23动车事故报道的民族志[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康庆阳;;建立面向用户的架构推动新闻传播变革[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三等奖)[C];2014年
9 张志安;阴良;;新闻生产、报道空间与社会情境:——以1987“深度报道年”为个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郝韶梦;于珂悦;;中国众筹新闻:兴也勃焉,亡也忽焉?[A];安徽省第七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博士 李飞;数字时代新闻生产面临挑战与危机[N];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任媛媛;开放的新闻生产:职业新闻人的机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3 沈浩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数据驱动新闻生产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杨静雅;新闻生产也要供给侧改革[N];宁波日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数据新闻生产有待个性化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6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 黄金;光明融媒体的立体化新闻生产[N];光明日报;2014年
7 王庆国;新闻生产也须转变“增长方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张弓;“新闻生产也要供给侧改革”[N];宁波日报;2016年
9 张晓敏 山西日报农村部;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模式新变革[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10 邹汉青邋陶忠辉;浅析采编分合模式的优劣及解决途径[N];中华新闻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兵;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5年
2 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6年
3 芮必峰;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D];复旦大学;2009年
4 徐帆;制造角色:凤凰卫视的生产机制研究(1996-2011)[D];复旦大学;2011年
5 田秋生;市场化生存的党报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8年
6 雷晓艳;报道框架、国家形象与新闻生产:《华尔街日报》的涉华报道研究(1979-2013)[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沛芹;论美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8年
8 马锋;现代风险报道生产偏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洁;新闻:真理与权力共生的场域[D];武汉大学;2013年
10 吴华清;党报时政新闻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晓红;AI视域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年
2 易蓉;计算新闻生产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3 边庆瑜;社交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的策展化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
4 王聪;“框架”与“新闻场域”:新闻生产两大研究路径的学术史考察[D];南京大学;2019年
5 程夏;智取未来:智能化新闻生产的场景建构[D];安徽大学;2019年
6 齐珊珊;新闻生产智能化对传统新闻业的再塑造及其伦理评价[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7 贾荣乐;内蒙古广播节目《法治直播间》法治新闻生产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8 杨舒涵;算法新闻生产中的把关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9 刘新风;京报集团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10 梅莲;智媒时代新闻生产的变革与发展路径[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5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1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