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试论戈公振的现代报刊理念

发布时间:2020-09-21 12:42
   五四时代,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不同的方式启发民智、唤醒国民,梁启超培养“新民”的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阐述以“人的近代化”为主题的启蒙思想,戈公振则在现代报刊理念中以强调报刊媒介之地位作用为出发点来启蒙民众,认为“人民因读报而渐有判断力”,报刊风行使得“自由博爱平等之学说,乃一一输入我国,而国人始知有所谓自由、博爱、平等。”这些先进知识分子从那时开始探索培养“健全人格”的“新民”,围绕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国民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思想观念,既凸显出启发民智的现代意义,也为当代新闻素养教育提供了借鉴内容。现代报刊理念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观念,故本文在分析时尝试借鉴观念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戈公振新闻史书写以及时评语词的整理、爬梳,探究其背后的观念所指。研究对象以戈公振论著、时评为基础,在具体操作中选取《中国报学史》进行重点分析。论著是观念的载体,戈公振现代报刊理念大体依托在他对报刊属性、新闻本位、报业发展及其具体营业等根本看法之上。延伸来讲,大体可概括为对报纸特质的“公共性”理念、报纸的新闻本位意识、新闻事业发展的“进化”观念以及对于报业经营中的“商品性”理解,这几点深刻地表现出戈公振现代报刊理念内涵。文章第一部分对戈公振现代报刊理念的形成进行总体描述,第二部分对于其现代报刊理念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进行阐释,第三部分则将其与同时代报刊理念进行对照分析阐释其局限性和启发性。研究发现,戈公振现代报刊理念的最大特点在于启蒙性,这一特质不只停留在文本内容,还通过实践对近现代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影响,其内涵显现出的报刊传递“新知”且本身就是“新知”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为中国国民启蒙提供了精神指向,为构建现代新闻事业提供了合理依据,更重要的是,这一思想至今仍在尊重记者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健全发展等诸多方面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提出要求、提供启示。
【学位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21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翔;;戈公振的家庭“悲剧”及婚恋生平补考——兼谈港台民国报人回忆录中的“戈公振绯闻”[J];青年记者;2014年31期

2 郑华玉;孙亚宜;;戈公振:中国新闻业史研究开拓者[J];兰台世界;2014年S2期

3 宋三平;张振亭;;论戈公振与上海《时报》“专刊”[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赵昊;;戈公振国外新闻图片研究——以《良友》画报为考察中心[J];东南传播;2013年10期

5 吴翔;;戈公振在何时当总编辑——从戈公振《时报》新闻活动的考订看民国报人转型[J];青年记者;2013年13期

6 高海波;;论戈公振的传播思想[J];国际新闻界;2013年04期

7 吴翔;;戈公振:近代新闻法制研究第一人[J];传媒观察;2012年03期

8 吴翔;;梁漱溟:最早为《中国报学史》纠错的人——从戈公振“彭翼仲案”记述之误的考订说起[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9 齐辉;;民国初年中国报人对世界报业的认知与思考——以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活动为中心探讨[J];国际新闻界;2011年10期

10 王明亮;刘佩;;戈公振参与两次国际间新闻会议故事重探[J];国际新闻界;2011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开创中国新闻学学科体系[N];中华新闻报;2008年

2 周婧;杨虎;;戈公振:报学开山人 业内爱国士[N];中华新闻报;2005年

3 李贞刚;;戈公振和他的《中国报学史》[N];中国档案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舒;戈公振新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李佳贺;戈公振新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3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23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d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