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新闻栏目微博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1 15:03
本文运用媒介融合的理论来参照电视新闻栏目与微博的融合问题,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路径,从电视媒体与微博的融合开始,浅次深入研究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办台方针下,电视新闻栏目微博使用的情况,电视新闻栏目在微博上的内容呈现、呈现方式以及电视新闻栏目微博运营效果这三个主要的问题;同时文章还拓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栏目与微博融合这一具体的问题。在这一逐步深入的分析路径中,笔者采用了内容分析、对比分析以及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揭示了不同层级与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栏目在微博使用上态度、频率、内容以及效果上的异同。相当多的学者或研究都是从微博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微博对传统电视造成的巨大挑战。而本文在沿袭传统电视研究角度的同时,新辟了一种观察视角,首次专门针对电视新闻栏目这一特定的电视节目形态,对其与微博这一新兴新媒体代表的融合问题展开了一项实证研究。为了全面反映媒介融合时代下,我国电视新闻栏目与微博融合的整体情况,本文研究样本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是中央电视台15个中文频道所有电视新闻栏目微博;第二是31个省级卫视电视新闻栏目微博的抽样样本;第三是不同层级下7个电视新闻栏目微博三个月总共5509条的微博内容;第四是2013新浪媒体微博年度影响力前200中唯一一个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新闻日日睇》及其官方微博“@新闻日日睇”。通过对电视新闻栏目微博使用情况的总结分析,电视新闻栏目与栏目官方微博内容的对比分析,电视新闻栏目官方微博内容呈现方式的梳理分析,以及电视新闻栏目微博运用实际效果的研究,发现媒介融合时代下,不同层级下的电视新闻栏目对微博重要性的认知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时,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栏目在微博使用的频率与其微博内容的呈现以及呈现的方式也有着明显不同。透过这一系列现象的分析,文章最后揭示了我国“四级”办台方针以及“一元主体,二元运行”的电视传媒机制,对电视新闻栏目与微博整个融合的过程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学位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220.7
【部分图文】:
图1-1:中国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及使用率逡逑具体节目类型而言,如图(1-2),有67%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电影电节目,有24%的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综艺节目的直播,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综艺节目的录播或集锦;除此之外,通
UbH邋20逡逑■■::逡逑网络视频(万人)邋手机视频(百分比)逡逑图1-1:中国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及使用率逡逑就具体节目类型而言,如图(1-2),有67%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电影电视逡逑剧等影视节目,有24%的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综艺节目的直播,有逡逑17.7%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综艺节目的录播或集锦;除此之外,通过逡逑互联网电视来收看新闻类节目的网民比例也占到16.8%1。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已不仅逡逑仅一种直观的感受,更是一种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据北京市近期的一项相关调查数逡逑据显示,近三年电视台的收视率从70%下降到30%2,央视索福瑞副总经理郑维东接受逡逑记者采访时也透露,从2001年起,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份额及收视率一直在下降,或逡逑者拿“春晚”来举个更为直观的例子:作为中国关注度最高、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节逡逑目,春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其收视率逐年下跌。根据2008年以来可以获得的官方收逡逑视率来看
图1-3:媒介融合研宄的三个阶段逡逑(一)第一阶段:媒介融合概念的研究逡逑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革新,传统媒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竞争与生逡逑存挑战下,原本径渭分明的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u始走向合作,媒介与媒介之逡逑间的融合也成为一种潮流,不可阻挡,即媒介融合。从业界到学界,“媒介融合”已经逡逑成为了最热点的问题与最新的研究领域。于是,在第一阶段,学界关于“媒介融合”逡逑的研宄都集中在对这一学术术语概念的讨论与厘清。逡逑最早描绘“媒介融合”图景的是1978年麻省理工教授尼古拉?尼葛洛庞蒂的《媒逡逑体实验室:在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未来》一书。尼葛洛庞蒂教授蒂利用绘图向学生演示逡逑在新科技的发展下,计算机产业、新闻传播领域和出版印刷产业三者之间的新关系,逡逑他认为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逡逑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和互联‘。逡逑
本文编号:2823636
【学位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220.7
【部分图文】:
图1-1:中国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及使用率逡逑具体节目类型而言,如图(1-2),有67%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电影电节目,有24%的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综艺节目的直播,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综艺节目的录播或集锦;除此之外,通
UbH邋20逡逑■■::逡逑网络视频(万人)邋手机视频(百分比)逡逑图1-1:中国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及使用率逡逑就具体节目类型而言,如图(1-2),有67%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电影电视逡逑剧等影视节目,有24%的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综艺节目的直播,有逡逑17.7%网民通过互联网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综艺节目的录播或集锦;除此之外,通过逡逑互联网电视来收看新闻类节目的网民比例也占到16.8%1。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已不仅逡逑仅一种直观的感受,更是一种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据北京市近期的一项相关调查数逡逑据显示,近三年电视台的收视率从70%下降到30%2,央视索福瑞副总经理郑维东接受逡逑记者采访时也透露,从2001年起,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份额及收视率一直在下降,或逡逑者拿“春晚”来举个更为直观的例子:作为中国关注度最高、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节逡逑目,春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其收视率逐年下跌。根据2008年以来可以获得的官方收逡逑视率来看
图1-3:媒介融合研宄的三个阶段逡逑(一)第一阶段:媒介融合概念的研究逡逑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革新,传统媒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竞争与生逡逑存挑战下,原本径渭分明的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u始走向合作,媒介与媒介之逡逑间的融合也成为一种潮流,不可阻挡,即媒介融合。从业界到学界,“媒介融合”已经逡逑成为了最热点的问题与最新的研究领域。于是,在第一阶段,学界关于“媒介融合”逡逑的研宄都集中在对这一学术术语概念的讨论与厘清。逡逑最早描绘“媒介融合”图景的是1978年麻省理工教授尼古拉?尼葛洛庞蒂的《媒逡逑体实验室:在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未来》一书。尼葛洛庞蒂教授蒂利用绘图向学生演示逡逑在新科技的发展下,计算机产业、新闻传播领域和出版印刷产业三者之间的新关系,逡逑他认为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逡逑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和互联‘。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晓光;陈妍凌;;“电视新闻”如何用好社交媒体——以“央视新闻”微博的融合实践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3年06期
2 刘结玲;;媒介融合研究新进展综述[J];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04期
3 谭天;李兴丽;赵静雯;;电视新闻栏目官方微博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4 林秀梅;杨学琴;;电视新闻融合微博传播问题的策略探析[J];新闻爱好者;2012年19期
5 李洁;;电视新闻节目在“微”时代的融合之道[J];科技与出版;2012年06期
6 求剑锋;管妍敏;;电视新闻栏目融合微博之我见[J];视听纵横;2012年02期
7 张源;;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J];记者摇篮;2011年06期
8 汪震宇;张小强;;论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及其应对[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黎斌;;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战略分析[J];电视研究;2011年05期
10 严永玮;;地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微博互动的设想[J];新闻知识;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宇;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栏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2 秦秋翠;电视媒体的微博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何庆;省级卫视官方微博运营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3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2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