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报道的伦理抉择模式研究
【学位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212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图
作为伦理抉择工具和方法的研究,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闻伦理抉择模式的研究多起源于心理学及应用伦理学。依据新闻实践活动出现的伦理问题,借鉴心理学或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参与观察法)对相关模式进行概念化并融合新闻学的价值理论,形成符合新闻从业者特点的伦理抉择模式。也有部分媒介伦理学家从实践观察出发,根据各类新闻实践的性质特点,为特定的、争议性较大的新闻报道所产生的伦理困境提供有针对性的伦理抉择模式。本章引介国外常用的五种新闻伦理抉择模式,梳理其发展历程,解释并分析模式在应用上的价值和局限性,为后续问题的展开和探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2.1 波特模式概述“波特模式”又称为“波特图式”或“波特方格”(如图 2-1),起源于应用伦理学,由哈佛神学家拉尔夫·波特针对当时核武器战争而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所提出来的,该模式通过定义事实、价值判断、应用伦理原则以及选择忠诚对象等四个道德维度的考量,为解决当时社会伦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路径①。
图 2-2 “波特模式”循环体系①1“波特模式”行为抉择原理由克里德福·G·克里斯琴斯修正后的“波特模式”各个步骤之间的联密,共同构成一个循环互动的抉择过程,可以使抉择者在一套完整的操作体系中反复进行推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其伦理抉择和伦理力。第一步,经验性定义:运用可能的细节和证据还原伦理事件运用“波特模式”进行推理分析首先需要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件有个清和判断,也就是厘清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发生冲突的主要矛盾、事件涉及的各方人物以及所造成的后果影响看来,尽可能回忆对细节的描述有助于还原事件全貌,可帮助抉择者更事件,为后续步骤提供更充实的依据。具体表现在新闻伦理事件上,“”中的经验性定义需要新闻从业者对新闻事件报道的全过程、报道涉及范围以及报道后果有一个详细了解,才能更好地认识所产生的伦理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炎;;凝聚文化共识 引发情感共鸣——媒体乡村振兴报道中如何做好文化报道的一点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年34期
2 赵亮;;立足媒体特色 创新文化报道[J];中国报业;2019年09期
3 赵亮;;立足特色,创新文化报道、服务职工群众[J];新闻战线;2019年14期
4 窦亚昆;;找准文化报道与新闻元素深度契合点[J];中国地市报人;2018年Z1期
5 李艳;;融媒时代的党报文化报道[J];新闻战线;2018年13期
6 刘宇;;期待更多文化报道[J];小康;2017年16期
7 焦小飞;;都市类媒体如何做好文化报道[J];采写编;2017年04期
8 许民彤;;《红楼梦》不需要“伪流行”[J];风流一代;2017年04期
9 张松;;历史文化报道中的“新闻元素”[J];新闻战线;2014年01期
10 邹小娟;;文化报道如何彰显文化软实力[J];传媒观察;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思文;;情感嵌入有利于中国媒体的对外文化报道宣传——基于对人民网孔子学院报道的内容分析[A];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第三极文化”论丛(2016)[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晚报社 张洁;如何把文化报道写成一台戏[N];山西经济日报;2019年
2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 王春芙;文化报道如何做出深度信度影响[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周静;为文化报道注入活力[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陈强;地方纸媒如何做大做强文化报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年
5 彭宽;两会文化报道要不要“追星”?[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沈彬 贵州日报;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报道变革[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7 杨东杰 山西日报文化部;文化报道的现代性视角[N];山西日报;2013年
8 山西晚报社 孙轶琼;融媒体时代下文化报道如何多元化[N];山西经济日报;2019年
9 王媛 山西经济日报社;浅谈拓展文化深度报道的两种方法[N];山西经济日报;2013年
10 段丽娜;文化报道要注意民族性[N];中华新闻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子杰;跨文化报道的伦理抉择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
2 李黎;都市报阅读类文化报道版面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3 谭淑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视野中当代民族文化报道的思考[D];广西大学;2007年
4 刘瑜;党报副刊:从文化报道中看社会变迁[D];兰州大学;2013年
5 陈玲;自治区党报的民族文化报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萨楚日;《内蒙古日报》《西藏日报》文化专版报道分析(2014-2015)[D];内蒙古大学;2016年
7 肖茵茵;《良友》画报与民俗文化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8 韩见;在“不自在”之中接近现象的根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曹玉洁;论新时期党报文化报道[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王莹;《点石斋画报》的民俗文化报道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25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2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