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我国农村地区居民采纳宽带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09:50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非常重视农村信息化工程,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将近90%以上的行政村已经通宽带,但是,农村地区居民的宽带采纳率却非常低,增速也非常缓慢。为此,本研究考察了我国农村地区居民采纳宽带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够对促进农村地区宽带的普及和发展有所启迪。 宽带采纳的相关研究中,一部分研究按照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思路考察宽带鸿沟,即宽带采纳的城乡差异。这类研究主要通过城乡的人口学差异来解释宽带采纳差异,但是对农村社会系统内部的宽带采纳差异认识不足。另一部分研究按照技术采纳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家庭宽带采纳模型,考察家庭用户宽带采纳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这类研究中的模型是基于发达国家情境的,缺少发展中国家的有效验证,在普适性方面有所欠缺。 为此,本研究设定了两个主要的研究目标,第一是比较我国农村地区宽带采纳者与非采纳者在人口学方面的差异,检验性别、年龄、教育、收入、教育这些人口学因素对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宽带采纳行为的影响:第二是修正和调整家庭宽带采纳模型的理论构件(construct),使之更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情境,并且将人口学因素作为调节变量纳入模型,建立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 本研究使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根据从河北省农村地区收集来的数据,对宽带采纳者与非采纳者在人口学方面的差异以及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模型进行了检验。本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系统内部也存在宽带鸿沟的问题,年轻的、学历更高的、收入更高的农村地区居民更容易采纳宽带,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是所有职业中采纳宽带可能性最低的群体。 对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亲戚朋友等熟人影响的感知、对宽带实用效果的预期、对其娱乐效果的预期显著影响他们的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本研究还在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模型中增加了性别、年龄、教育、收入等调节变量,对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对第一影响感知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年龄越大,越容易受到身边亲戚朋友的影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身边亲戚朋友的影响。变性别对实用效果预期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男性更容易受到宽带有用性的影响而产生更积极的宽带采纳行为意向;年龄×教育对实用效果预期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学历低的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宽带有用性的影响而产生更积极的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性别×年龄×教育对实用效果预期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学历低的年轻男性更容易受到宽带有用性的影响而产生更积极的宽带采纳行为意向。 与以往的城乡数字鸿沟研究不同,本研究直接考察农村社会系统内部的宽带采纳差异,发现了农村地区宽带鸿沟的存在,发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处于宽带鸿沟的最底端。本研究首次将调节变量引入到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模型中来,考察性别、年龄、教育、收入等人口学因素对宽带采纳影响因素-宽带采纳行为意向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有调节变量的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模型的解释力相比没有调节变量的宽带采纳模型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调节变量使我们对宽带采纳影响因素-宽带采纳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细致和清楚的认识。这些理论上新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宽带的发展,为政策制定者和宽带服务商提供实践方面的启迪。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G22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宽带
        二、用户
        三、家庭采纳宽带
        四、扩散与采纳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第三节 研究目标
    第四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五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宽带采纳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宽带采纳客观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因素
        二、宽带采纳的客观影响因素
    第二节 宽带采纳心理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一、家庭宽带采纳模型的考察
        二、其它技术采纳模型对宽带采纳的考察
第三章 技术采纳相关理论模型综述
    第一节 技术采纳理论模型综述
        一、理性行为理论
        二、计划行为理论
        三、技术接受模型
        四、整合技术接受模型
        五、家庭技术采纳模型
        六、创新扩散理论
    第二节 模型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宽带采纳行为的人口学差异
    第二节 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模型
        一、态度类构件
        二、规范类构件
        三、控制类构件
第五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一、认识论基础
        二、技术采纳领域常用方法对本研究的启迪
        三、研究方法的选取
    第二节 调查研究方法
        一、抽样
        二、问卷设计
        三、信度检验
        四、效度检验
        五、数据收集
    第三节 数据分析方法
        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二、逻辑斯回归分析
第六章 数据分析结果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宽带采纳行为的逻辑斯模型
    第三节 态度、规范、控制类构件对宽带采纳行为意向的预测作用
    第四节 宽带采纳行为意向预测模型
        一、自变量一次项模型
        二、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一次项模型
        三、最终模型及调节作用检验
    第五节 假设检验汇总
第七章 讨论
    第一节 宽带采纳行为的人口学差异
    第二节 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模型
        一、态度类构件
        二、规范类构件
        三、控制类构件
        四、宽带采纳行为意向模型的综合分析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迪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保林;徐博艺;;B2B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接受模型及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2 贾东风;任长安;;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J];办公自动化;2009年04期

3 杨丽娜;颜志军;;信息技术采纳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行为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4期

4 金兼斌;廖望;;创新的采纳和使用: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毕继东;;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网络口碑接受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9期

6 吴应宇,袁陵;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修正[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马庆国;戴s跑

本文编号:2830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30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4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