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浙江广电全国“两会”融媒体报道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20:01
   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生产已经不再是媒介机构的专利,社交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使得内容生产的成本大幅降低,传统媒体以往的内容优势和渠道优势均已不再,传统媒体想要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就不得不走上转型融合之路。“融媒体”是媒介融合时代下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的产物,融媒体报道也是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所运用的报道手段,新闻报道该如何进行融媒体报道一直是业内广泛热议的话题。本文以浙江广电全国“两会”融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着重发掘出其报道的模式、内容、形式等,发现在融媒体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得出一定的启示,试图为浙江广电融媒体报道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为传统媒体发展找到一条比较适合的媒介融合发展道路。浙江广电全国“两会”报道在2015、2016年进行了融媒体初步探索,实施了多屏互动、内容整合、渠道拓展等战略性融合。2017年在北京成立融媒体新闻中心,依托“中央厨房”大后方对全国“两会”进行了深度报道。文章重点对2017年全国“两会”浙江广电融媒体报道进行模式、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发现其在融媒体报道中所做出的新的探索。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浙江广电已经在融媒体探索之路上有所经验,并且在地方广电集团发展中也位居领先地位。“两会”融媒体报道的主题在贴近民意的基础上,结合浙江本地特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有新意,赢得受众和央视等主流媒体的点赞。但是浙江广电全国“两会”融媒体报道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技术、人员、新闻生产上面临困扰,栏目分类和整合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内容上除了要主题贴近民意外,还需增加受众的持续关注度,确保内容的实用性和独特性。对于第三方移动端平台的推广也应大力加强,在多个平台上开发出融媒体报道专栏,进而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果。
【学位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222.2
【部分图文】:

浙江,观众,媒体,广电


图 1-1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组织架构表①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力争把传媒产业做大做强。集团下属的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曾推出了《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高口碑电影,电影获得高票房的同时,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也被越来越多的受众知晓。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从 2006 年开始,每年为观众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观众节不仅有精彩的主题晚会,节日期间还举办主持人走基层、观众体验广电新科技、两大排行榜等多项活动,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广电媒体“回报观众、回报社会”的理念,达到了观众更加了解媒体,媒体也更懂得观众需求的目的,是一场媒体与观众的盛大互动。观众节已经形成了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独特品牌,它也让浙江广电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时刻不忘观众,时刻以受众需求为主,所制作的节目和发展理念更加接地气、更加深入人心。2008年 8 月,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确立“中国蓝”的品牌定位,此后相继推出了《中国

网络传播,电视台,生存危机,传统媒体


图 1-2 电视台网络传播力十强①电融媒体探索背景解析在今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不体包括电视、广播在内的媒介在“互联网+”时行整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媒体的优势品,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也将集团资源等进行更合理的整合,达到资源的充分协调一致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行融媒体探索是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媒介技动等一系列原因的必然选择。生存危机

多屏,媒体


“两会”报道都加入了“互联网+”的特质。2015 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日报、光明日报等已经打出“融媒体”的旗号,媒介融合成为必需,浙江广电在2015—2016 年间也开始在融媒体道路上进行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节 渠道战术融合:多屏互动与数据挖掘一、全媒体平台实现多屏互动2015 年浙江卫视首次联合浙江之声、新蓝网共同打造全媒体平台,整合电视、广播、电脑、手机等各种媒体资源,实现多屏互动(见图 2-1)。浙江广电在北京设立了 200 平方米的全媒体演播室,旨在实现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三个平台的对接融合。全媒体演播室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多渠道的资源,对“两会”期间的报道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先高;;三个维度推进融媒体产品建设——光明日报的媒体融合实践[J];新闻战线;2015年21期

2 李菁菁;梁延;;融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传播——以“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报道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11期

3 鲍高齐;;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路径——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节目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5年10期

4 高慧华;;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发展趋势与记者素养探微[J];新闻传播;2015年16期

5 邢大勇;;融媒体时代电视台如何提高竞争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5期

6 刘红雨;;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变革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14期

7 田甜;;党报如何在融媒体趋势下谋发展[J];新闻传播;2015年11期

8 石非凡;;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运作新模式——以《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09期

9 柳竹;;国内关于“融媒体”的研究综述[J];传播与版权;2015年04期

10 刘钊;;试析融媒体视域下的传播特质和编辑思维的重构[J];出版科学;201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庞伟;融媒体时代下广播脱口秀节目的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辰晓;融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刘晔菲;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王倩;《光明日报》“融媒体”探索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5 吴荻;网络环境中的“两会”信息互动传播[D];吉林大学;2015年

6 程晓燕;融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晓燕;从“围观两会”看微博问政下的媒体应对之道[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7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37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2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