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胜任力:结构、测量及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1:41
随着中国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强记者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成为提升报社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闻记者胜任力问题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现。目前,国内关于报业新闻记者胜任特征的定量研究相对比较缺乏,本研究试图将传统的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提取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条目,并运用统计技术生成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清单,之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寻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结构,并探索开发《新闻记者胜任力量表》,作为后续新闻记者相关学术研究的测量工具。通过深入研究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有助于确定新闻记者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资质条件,有助于新闻记者的选聘、培训、考核及职业发展指导,最终有利于加强新闻记者队伍建设。 本研究有两个研究目的:一是通过质化研究分析报业行业特点和新闻记者岗位特征;二是探索新闻记者胜任力结构各个维度与个体工作绩效及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新闻记者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与理论支撑,推动报社新闻记者队伍建设。 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广东地区10多家报社新闻记者的问卷调查,使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的有关分析方法,开发了新闻记者胜任力量表,建立了新闻记者胜任力模型。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一)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内容呈现清晰的六因子结构,各个因子为: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个性特征、导向意识和动机。其中有八个核心胜任力特征:有独特的新闻视角、善于挖掘新闻,有敏锐的新闻感觉和观察力,善于采访提问,社会责任感强,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意志坚定、遇到困难不轻易退缩,政治敏感度高,社会经验丰富、洞察力强等。 (二)样本差异分析显示,除在社会性特征维度上差异不明显外,不同职称的记者在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总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个性特征、导向意识、动机维度上差异非常明显。 (三)通过回归分析与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新闻记者胜任力水平对工作绩效有显著预测作用,并且新闻记者专业技能、社会性特征和职业素质三个维度对工作绩效之任务绩效的预测作用非常显著,新闻记者职业素质和个性特征对工作绩效之关系绩效的预测作用非常显著,新闻记者个性特征和动机对其工作绩效之任务绩效预测作用显著。此外,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支持感、成就感以及情况承诺在新闻记者胜任力和工作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显著。 总体来看,本研究是中国情境下新闻记者胜任力首创性实证量化研究,填补了本土化新闻记者胜任力研究的许多空白,对于新闻职业化是重要的推进。具体而言,本研究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中国情境下将胜任力理论首次应用到了新闻行业。本项研究通过严密而深入的质化研究,厘清了本土化的新闻记者胜任力的内涵,开发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调查问卷,构建了中国情境下六个维度的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模型,得到了可量化比较的新闻记者胜任力基础模型。 (二)开发了在中国情境下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首个新闻记者胜任力量表。该量表包括六个维度,38个项目,结构清晰,内涵明朗,各维度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区别。这项成果为新闻记者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测量工具。 (三)实证了新闻记者胜任力对工作绩效的预测关系。通过对新闻记者胜任力与工作绩效的研究分析,探询了新闻记者胜任力各维度与工作绩效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揭示新闻记者胜任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 (四)比较了人口统计变量对新闻记者胜任力水平的影响,考察了组织支持感、成就感、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等变量在新闻记者胜任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关系,探询新闻记者胜任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还提出了胜任力、心理资本、工作绩效作用路径的重要理论假设,这对今后的研究是重要的启示。 总之,本研究对新闻记者胜任力的考察分析是全方位,通过新闻记者胜任力的量化研究综合模式,开发了科学的测量工具,构建了新闻记者胜任力模型,并实证了新闻记者胜任力各维度与工作绩效各维度的预测关系,探询了新闻记者胜任力的作用机理,以后的相关研究必将从这些成果中受益。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72.92;G219.2-F;F2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新闻记者
二、胜任力
三、工作绩效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一、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可能的研究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胜任力理论
二、新闻职业化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胜任力理论研究现状
二、新闻记者能力素质研究概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一、研究模型
二、研究的总体框架
三、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技术路径
一、研究步骤
二、研究样本
三、变量的测量
四、数据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的质化研究
第一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质化研究构思和样本
一、质化研究概述
二、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质化研究的构思
三、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质化研究的样本
第二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质化研究过程和结果
一、收集研究素材
二、资料分析过程
三、资料分析结果
四、新闻记者胜任力质化研究构想模型构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闻记者胜任力模型与胜任力量表的构建
第一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准备工作
一、研究样本描述
二、研究计划安排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第二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模型的建构
一、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初始问卷的预试
二、对预试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对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的正式探索性因子分析
四、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因子的命名
第三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结构模型的验证
一、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结构及分析工具选择
二、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拟合
三、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六因子模型与竞争模型的比较
第四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一、新闻记者胜任力量表的信度分析
二、新闻记者胜任力量表的效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一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样本人口特征
一、样本的性别分布
二、样本的年龄结构
三、样本的受教育程度
四、样本的专业职称分布
五、样本来源分析
六、样本的获奖情况
第二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样本频数分析
一、新闻记者胜任力的均值分布
二、新闻记者胜任力相关因素的统计性描述
第三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样本的差异分析
一、性别差异分析
二、年龄差异分析
三、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四、职称差异分析
五、服务报社类型差异分析
六、获奖情况差异分析
七、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汇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闻记者胜任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的准备工作
一、假设推论
二、相关变量操作定义及测量工具
三、统计分析工具
第二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数据收集与数据质量分析
一、数据收集
二、各变量测量工具质量分析
第三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及各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一、新闻记者胜任力各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二、新闻记者胜任力各维度对工作绩效各维度的结构方程检验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新闻记者胜任力指数
第四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相关变量中介作用的探索
一、中介变量检验方法
二、组织公民行为在新闻记者胜任力和工作绩效间中介作用分析
三、组织支持感在新闻记者胜任力和工作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四、成就感在新闻记者胜任力和工作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五、情感承诺在新闻记者胜任力和工作绩效间中介作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假设验证情况
二、研究结论
三、结论探讨
第二节 创新、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一、理论创新
二、研究局限
三、未来研究建议
第三节 对实际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启示
一、建立基于胜任力的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动新闻职业化
二、建立基于胜任力的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升报社核心竞争优势
三、建立基于胜任力的新闻记者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推动新闻记者个体与报业组织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调查开放式问卷
附录二:BEI记录表
附录三:新闻记者胜任力及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1498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72.92;G219.2-F;F2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新闻记者
二、胜任力
三、工作绩效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一、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可能的研究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胜任力理论
二、新闻职业化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胜任力理论研究现状
二、新闻记者能力素质研究概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一、研究模型
二、研究的总体框架
三、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技术路径
一、研究步骤
二、研究样本
三、变量的测量
四、数据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的质化研究
第一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质化研究构思和样本
一、质化研究概述
二、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质化研究的构思
三、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质化研究的样本
第二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质化研究过程和结果
一、收集研究素材
二、资料分析过程
三、资料分析结果
四、新闻记者胜任力质化研究构想模型构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闻记者胜任力模型与胜任力量表的构建
第一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准备工作
一、研究样本描述
二、研究计划安排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第二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模型的建构
一、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初始问卷的预试
二、对预试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对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的正式探索性因子分析
四、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因子的命名
第三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结构模型的验证
一、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结构及分析工具选择
二、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拟合
三、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六因子模型与竞争模型的比较
第四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一、新闻记者胜任力量表的信度分析
二、新闻记者胜任力量表的效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一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样本人口特征
一、样本的性别分布
二、样本的年龄结构
三、样本的受教育程度
四、样本的专业职称分布
五、样本来源分析
六、样本的获奖情况
第二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样本频数分析
一、新闻记者胜任力的均值分布
二、新闻记者胜任力相关因素的统计性描述
第三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样本的差异分析
一、性别差异分析
二、年龄差异分析
三、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四、职称差异分析
五、服务报社类型差异分析
六、获奖情况差异分析
七、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汇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闻记者胜任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的准备工作
一、假设推论
二、相关变量操作定义及测量工具
三、统计分析工具
第二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实证研究数据收集与数据质量分析
一、数据收集
二、各变量测量工具质量分析
第三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及各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一、新闻记者胜任力各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二、新闻记者胜任力各维度对工作绩效各维度的结构方程检验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新闻记者胜任力指数
第四节 新闻记者胜任力相关变量中介作用的探索
一、中介变量检验方法
二、组织公民行为在新闻记者胜任力和工作绩效间中介作用分析
三、组织支持感在新闻记者胜任力和工作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四、成就感在新闻记者胜任力和工作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五、情感承诺在新闻记者胜任力和工作绩效间中介作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假设验证情况
二、研究结论
三、结论探讨
第二节 创新、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一、理论创新
二、研究局限
三、未来研究建议
第三节 对实际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启示
一、建立基于胜任力的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动新闻职业化
二、建立基于胜任力的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升报社核心竞争优势
三、建立基于胜任力的新闻记者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推动新闻记者个体与报业组织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新闻记者胜任力特征调查开放式问卷
附录二:BEI记录表
附录三:新闻记者胜任力及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斐,卢小君;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周勇;;转型期的困境与压力——对中国新闻工作者心理焦虑的实证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年08期
3 肖剑科;赵曙明;;国内胜任特征研究之元分析[J];经济管理;2008年10期
4 安鸿章;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完善[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4期
5 高晓鹏;从成就感实现角度激发部属潜能[J];领导科学;2001年18期
6 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02期
7 吴冷西;;关于新闻工作、办报和当记者——毛主席几次谈话的回忆[J];新闻战线;1993年10期
8 杨韶刚;软技能能力[J];心理科学通讯;1986年05期
9 陈学军,王重鸣;绩效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10 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杨华;人力资源胜任特征的情景评价与效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41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4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