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视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G229.2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全球化浪潮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及其对电视业的影响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及其理论意义
第二章 中国电视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一节 电视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电视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方
第三节 电视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 电视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第五节 电视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第三章 组织结构与优秀的人力资源
第一节 成立专门的机构
第二节 优秀的人力资源
第三节 高水平企业文化的建构
第四章 利益相关方的期望研究
第一节 利益相关方期望的来源
第二节 利益相关方期望的收集(一)
第三节 利益相关方期望的收集(二)-样本调查研究
第四节 利益相关方期望的确定
第五节 列出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第六节 利益相关方期望的分组和评级
第五章 中国电视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
第一节 战略目标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第二节 电视业战略目标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第三节 电视业战略目标的建立
第六章 战略目标的实施
第一节 关键过程及其对应的指标
第二节 指标的数据资料管理
第三节 改进措施的确定
第七章 绩效评审和持续改进
第一节 绩效评审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绩效评审的实施
第三节 持续改进
第八章 结束语:对满足利益相关方期望的再说明
第一节 满足受众健康的需求和期望
第二节 平衡满足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
第三节 电视业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普适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宝生;;学习《讲话》 激活创新[J];电视研究;2011年08期
2 刘燕南;;从“低俗之风”到问罪“收视率”:热话题冷思考[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07期
3 庞井君;;新时期电视发展研究工作的方向和重点[J];电视研究;2011年08期
4 石屹;;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双刃剑”——简评朱景和新著《电视功过论》[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03期
5 李舒东;;合作·创新·发展——在2011年首届中国电视发展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J];电视研究;2011年08期
6 解辉;;《中国人》的情感探寻[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04期
7 陈思羽;姜东波;;论影视媒体的新媒体化转型[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8 李滨;王云峰;;项目定制:“量体裁衣”式的节目创新机制[J];电视研究;2011年08期
9 朱景和;;浅析我国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模式[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07期
10 张颖;;浅谈电视纪实化背景下主持人的“叙述”价值[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金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视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曹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王飞儿;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王旭东;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选择[D];暨南大学;2001年
5 赵书茂;基于GIS的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6 邓旭;四川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教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关涛;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8 李文;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邱丰;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华;我国蔗糖业竞争力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项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企业的应对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杨恺钧;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吴定玉;湖南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龚克;非物质与可持续的工业设计道路[D];湖南大学;2002年
5 付宏安;陕西电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6 苏青;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素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宋志红;创新与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一个引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汤萱;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魏敏;农业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与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10 陈小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代经济法保障[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2855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5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