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由《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李娜的报道看中美权威媒体的偏向性

发布时间:2020-10-30 01:53
   现代大众传播媒体的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人们无法通过直接接触整个世界来获取未知信息,因此他们大多选择利用媒体去获知信息。但大众媒体所建构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它们往往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因此,若媒体传播的信息中包含着“特定”的偏向性,则很有可能会误导大众的认知。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择中美权威报纸《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作为研究对象,对两报有关李娜在2013年澳网、法网、温网、美网的新闻报道做内容及文本分析。意在分析中美两国权威媒体在涉华的重要体育新闻报道中显示出的不同偏向性及其表现方式,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通过比较这些报道在量化要素(如:新闻数量、文体、篇幅等),发现两报对李娜的报道投入了不同的关注。紧接着对两报的新闻做了详细的文本分析(如:新闻角度、语言、背景等),发现两报在新闻报道中呈现了不同的偏向性,并且二者对偏向性的表达方式也存在不同。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偏向性报道可能带来的后果,呼吁媒体责任。 作者希望通过对这些因素微观的拆解、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媒体报道的偏向性研究提供有益补充,并为今后的我国的新闻报道提供借鉴。
【学位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G2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三) 选题的拟解决的问题
    (四) 研究方法
        1. 内容分析法
        2. 文本分析法
    (五) 研究样本的选择
        1. 样本选择及其理由
        2. 样本的选取范围及时间的界定
        3. 类目建构
    (六) 本文的创新点
二、相关理论阐释
    (一) “刻板印象”理论与偏向
    (二) “新闻框架”理论与偏向
三、《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李娜报道的定量比较
    (一) 报道数量
    (二) 新闻文体
    (三) 报道篇幅
    (四) 新闻图片的采用
四、《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李娜报道的文本比较
    (一) 报道角度及内容
    (二) 新闻标题
    (三) 新闻语言
        1. 褒贬词的使用
        2. 观点性语句的使用
    (四) 新闻背景及细节
    (五) 新闻引语
结论
    (一) 研究结论简述
        1. 两报的新闻报道都存在偏向性
        2. 在表达偏向时,两报所选择的题材不同
        3. 在表达偏向时,两报所使用的技巧不同
        4. 其他结论
    (二) 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廷俊,郑玥;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J];当代传播;2004年05期

2 张晓静;;跨文化传播中媒介刻板印象分析[J];当代传播;2007年02期

3 李新;探析西方记者在涉华报道中表明立场倾向的技巧——分析两篇涉华外电报道[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党婷云;;媒体语言歧视现象及其原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2期

5 孔令顺;;国家电视文化安全的两个向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卢昊;;日本媒体对中国的偏向性报道分析:特征、集体反映和舆论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王国珍;;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J];新闻爱好者;2011年09期

8 刘汉俊;;人物报道:如何利用与削减受众“刻板印象”[J];新闻与写作;2006年12期

9 潘晓凌;乔同舟;;新闻材料的选择与建构:连战“和平之旅”两岸媒体报道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04期

10 汪露;;新闻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2861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61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5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