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网络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0-11-09 00:21
   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三网融合的加速推进,对电视新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大众媒体无论是媒介的形式、采访的方式、报道的方式,还是受众的地位、受众的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 电视新闻是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枢纽,用现代网络技术来武装,使其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以现代化的方式向社会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今后在激烈竞争中电视新闻取胜的根本途径。 本文从网络化快速发展,媒体融合的现状出发,结合我国国情,阐明了电视新闻如何面对网络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和新兴事物相结合,使自身更具竞争力,分析了电视新闻媒体走“网络化生存”道路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明确了电视新闻媒体“网络化生存”的意义,提出了电视新闻“网络化生存”的应对策略。 本文共分为引言、当前电视新闻网络化的现状、电视新闻寻求网络化生存的特征、影响因素和进程、三网融合对电视新闻发展的影响、电视新闻网络化生存的应对策略五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引言。本文研究的背景、重点和创新点、方法和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当前电视新闻网络化的现状。电视新闻的发展之路,电视新闻网络化的现状,多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三部分,阐述电视新闻寻求网络化生存的特征、影响因素和进程。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网络新闻的基本特征,电视新闻网络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电视新闻网络化的进程。 第四部分,三网融合对电视新闻发展的影响。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改革,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创新,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新闻价值。 第五部分,电视新闻网络化生存的应对策略。强化电视新闻的公信力,推进新闻直播常态化,提高节目质量,加强与新媒体的联动。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G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当前电视新闻网络化的现状
    1.1 电视新闻的发展之路
    1.2 电视新闻网络化的现状
    1.3 多媒环境下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体
        1.3.1 电视新闻在多媒体时代面临的机遇
        1.3.2 电视新闻在多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
2. 电视新闻寻求网络化生存的特点
    2.1 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
        2.1.1 电视新闻具有把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的视听性
        2.1.2 电视新闻具有时效性
        2.1.3 电视新闻具有敏感性
        2.1.4 电视新闻具有真实性
    2.2 网络新闻的基本特征
        2.2.1 网络新闻的循环性、多通道
        2.2.2 网络新闻的时效性
        2.2.3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
        2.2.4 网络新闻的多元化、海量性
    2.3 电视新闻网络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2.3.1 互联网开放话语空间
        2.3.2 网络具备“共时”性
        2.3.3 网络具有交互性
    2.4 电视新闻网络化的需求
        2.4.1 受众发展的需求
        2.4.2 受众信息量的需求
3. 三网融合对电视新闻发展的影响
    3.1 电视新闻的改革
        3.1.1 三网融合可以为电视新闻媒体带来许多专业的、可选择的渠道和平台
        3.1.2 三网融合有利于加强与受众的交流和互动
        3.1.3 三网融合使电视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3.1.4 三网融合为广大受众建立了舆论平台
        3.1.5 三网融合使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3.2 电视新闻的创新
        3.2.1 电视新闻形式方面的创新
        3.2.2 电视新闻内容方面的创新
    3.3 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新闻价值
4. 电视新闻网络化生存的应对策略
    4.1 强化电视新闻的公信力
    4.2 推进新闻直播常态化
    4.3 提高节目质量
    4.4 加强与新媒体的联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旭阳;;网络新闻的特点[J];新闻传播;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2875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75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3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