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0 19:08
中国新闻评论的研究一直处于操作与史论层面,近年来偶有研究论及新闻评论政治与权力,但对新闻评论思维层面的研究尚为欠缺。目前中国新闻评论观点多元化,新闻评论出现“舆论引导”向“言论表达”的功能性转换,不同利益主体通过新闻评论表达着各自的诉求,此时“共存”远比“共识”更为重要。虽说新闻评论思维至少存在着“科学”、“民主”、“独立”与“宽容”等方面内容,但宽容至关重要,它是新闻评论得以良性运行以及社会得以整合的基础。新闻评论宽容是一种在新闻评论表达过程中能识别出他者意见与行为的不合理之处,但并不诉诸行为或威胁诉诸行为或求助于国家行为或求助于权威话语对其加以限制,而是通过理性探讨使社会公众对事物的合理性与不理性进行认知的道德品格,无害言论表达自由和言论宽容是其基本限度。主客体多样、能识别、重表达、不诉诸外力是新闻评论宽容的基本特征。新闻评论宽容限度的前提在于将人、评论权与观点分开,理解新闻评论宽容限度重在于以“过程”、分阶段来看待新闻评论。从传播内容来看,传播活动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信息,二为关系。表现在新闻评论上,一为观点表达型评论,一为关系加强型评论或称为仪式性评论。新闻评论宽容实质上是从...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价值
1.3 研究现状
1.4 关键概念
1.5 研究框架
1.6 理论来源
1.7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新闻评论宽容的基本特征
2.1 新闻评论宽容的主体
2.2 新闻评论宽容的客体
2.3 新闻评论宽容的力量展示
2.4 新闻评论宽容的克制表现
2.5 新闻评论宽容与言论自由
3 新闻评论宽容的存在条件
3.1 社会政治思维: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并存"
3.2 新闻评论功能认识:从"舆论引导"到"言论表达"
3.3 新闻评论内容解读:从"信息解读"到"关系解读"
4 新闻评论宽容的容忍限度
4.1 社会宽容的限度
4.2 新闻评论宽容的前提:人、评论权与观点分开
4.3 新闻评论宽容第一阶段:构思时的零宽容
4.4 新闻评论宽容第二阶段:表达时的零限度
4.5 新闻评论宽容第三阶段:公众接收时拒绝评论借助外力
5 新闻评论宽容的内容表现
5.1 观点表达型评论及其宽容
5.2 关系加强型评论及其宽容
6 新闻评论宽容的培养途径
6.1 改变论证方式,从"价值依赖"转向"路径依赖"
6.2 拒绝语言暴力,鄙弃借力论证
6.3 进行媒介批评,保持媒体新闻评论头脑清醒
6.4 认清权力属性,克制自我权力欲
6.5 通晓各类思潮,进行理论前提批判
6.6 引入传播"关系观",解读新闻评论理念模式化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1 宽容原则宣言
附录2 部分新闻评论著作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忽然想到——关于口号[J]. 陈四益,黄永厚. 同舟共进. 2011(02)
[2]“任仲平”文章新闻评论属性探析[J]. 赵振宇,胡沈明. 新闻大学. 2010(03)
[3]困境之礁上的思想水花——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析论[J]. 萧功秦. 社会科学论坛. 2010(08)
[4]论民粹主义与典型报道的起源——以“吴满有”报道为例[J]. 阳海洪. 国际新闻界. 2010(04)
[5]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J]. 郑保卫.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4)
[6]“特约评论员”的“前世今生”[J]. 邓绍根,杨帅. 新闻与写作. 2010(04)
[7]“政治家办报”——研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新闻史的一个关键词[J]. 吴廷俊. 国际新闻界. 2010(03)
[8]追寻意义:重构汶川地震灾后的价值秩序[J]. 欧阳彬,戴钢书.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9]交锋:当代中国的八种思潮[J]. 马立诚. 同舟共进. 2010(01)
[10]中国新闻评论繁荣和发展的基础[J]. 赵振宇. 新闻与写作. 2009(11)
博士论文
[1]新时期报纸时评运行规范研究[D]. 邓辉林.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D]. 苏蕾.华中科技大学 2010
[3]经济学视野下的宽容[D]. 李学迎.山东大学 2009
[4]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吗?[D]. 陈郭华.复旦大学 2006
[5]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 张志安.复旦大学 2006
[6]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D]. 胡春阳.复旦大学 2005
[7]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D]. 谢静.复旦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48149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价值
1.3 研究现状
1.4 关键概念
1.5 研究框架
1.6 理论来源
1.7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新闻评论宽容的基本特征
2.1 新闻评论宽容的主体
2.2 新闻评论宽容的客体
2.3 新闻评论宽容的力量展示
2.4 新闻评论宽容的克制表现
2.5 新闻评论宽容与言论自由
3 新闻评论宽容的存在条件
3.1 社会政治思维: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并存"
3.2 新闻评论功能认识:从"舆论引导"到"言论表达"
3.3 新闻评论内容解读:从"信息解读"到"关系解读"
4 新闻评论宽容的容忍限度
4.1 社会宽容的限度
4.2 新闻评论宽容的前提:人、评论权与观点分开
4.3 新闻评论宽容第一阶段:构思时的零宽容
4.4 新闻评论宽容第二阶段:表达时的零限度
4.5 新闻评论宽容第三阶段:公众接收时拒绝评论借助外力
5 新闻评论宽容的内容表现
5.1 观点表达型评论及其宽容
5.2 关系加强型评论及其宽容
6 新闻评论宽容的培养途径
6.1 改变论证方式,从"价值依赖"转向"路径依赖"
6.2 拒绝语言暴力,鄙弃借力论证
6.3 进行媒介批评,保持媒体新闻评论头脑清醒
6.4 认清权力属性,克制自我权力欲
6.5 通晓各类思潮,进行理论前提批判
6.6 引入传播"关系观",解读新闻评论理念模式化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1 宽容原则宣言
附录2 部分新闻评论著作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忽然想到——关于口号[J]. 陈四益,黄永厚. 同舟共进. 2011(02)
[2]“任仲平”文章新闻评论属性探析[J]. 赵振宇,胡沈明. 新闻大学. 2010(03)
[3]困境之礁上的思想水花——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析论[J]. 萧功秦. 社会科学论坛. 2010(08)
[4]论民粹主义与典型报道的起源——以“吴满有”报道为例[J]. 阳海洪. 国际新闻界. 2010(04)
[5]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J]. 郑保卫.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4)
[6]“特约评论员”的“前世今生”[J]. 邓绍根,杨帅. 新闻与写作. 2010(04)
[7]“政治家办报”——研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新闻史的一个关键词[J]. 吴廷俊. 国际新闻界. 2010(03)
[8]追寻意义:重构汶川地震灾后的价值秩序[J]. 欧阳彬,戴钢书.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9]交锋:当代中国的八种思潮[J]. 马立诚. 同舟共进. 2010(01)
[10]中国新闻评论繁荣和发展的基础[J]. 赵振宇. 新闻与写作. 2009(11)
博士论文
[1]新时期报纸时评运行规范研究[D]. 邓辉林.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D]. 苏蕾.华中科技大学 2010
[3]经济学视野下的宽容[D]. 李学迎.山东大学 2009
[4]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吗?[D]. 陈郭华.复旦大学 2006
[5]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 张志安.复旦大学 2006
[6]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D]. 胡春阳.复旦大学 2005
[7]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D]. 谢静.复旦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48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94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