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来华传教士媒介使用研究(1565-1912)

发布时间:2021-01-26 03:21
  明清时期(1565-1912),基督教两大分支罗马公教与新教传教士怀着传播福音、拯救灵魂的宗教信仰来华传教,利用各种可资利用的媒介以求最佳传播效果。本文用描述性的手法,立足于史料,考察明清时期传教士们的传播活动,对他们各阶段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传教士媒介使用的特点及其意义。研究发现,罗马公教传教士来华早期只能有限地传播基督教信息,这由中西媒介的特性决定。在文字方面,中国字数目众多和含义丰富的特点导致学习与使用汉字的困难,而中国字以字注音的方式则加重了传教士使用中国语言口头交流的困难。中文的这些特性塑造了华人社会的结构,掌握文字的知识阶层成为权威的代表和国家的治理者,并发展出了官方文体和官话;作为文盲或半文盲的普通民众更依赖口头交流,方言成为地方普遍交流信息的媒介。传教士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传播策略,并在传播过程中试图引入一些新的形式。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此时来华传教士只能更多依靠中国当地各种资源开展传教工作,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传教士与华人建立一种互惠的合作关系,一直维持到18世纪末。18世纪初中国朝廷颁布谕令禁教,对罗马公教传教士使用媒介传播信息施加诸多限制。康熙皇帝...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传教士活动研究
        1.2.2 传教士与东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1.2.3 新闻与传播史研究
        1.2.4 媒介使用研究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使用适应中国文化的媒介进行有限度地传播
    2.1 使用中国本土媒介进行传播的背景及原因
        2.1.1 公教海外传教的热情及对华传教的困难
        2.1.2 两种文明媒介使用的共性与差异
    2.2 公教使用中国知识分子通用的媒介有限度地传播
        2.2.1 使用官话获得在知识分子圈子中传播的便利
        2.2.2 通过使用文字来展示西方思维和文明
        2.2.3 适应华人的权威与特权使用印刷术
    2.3 对普通民众传播:“以华养华”
        2.3.1 通过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传播
        2.3.2 以华人来担当传播者
    2.4 传教士媒介使用特点
第3章 媒介使用的转变期:西方模式的输入
    3.1 中国对传教士媒介使用的限制
    3.2 公教与新教引入西方模式来突破媒介使用的限制
        3.2.1 从教授语言到引入义学
        3.2.2 公教按西方模式塑造传道人
        3.2.3 新教使用印刷术来实现阅读大众化
    3.3 媒介使用特点
第4章 媒介使用的强化及其对传统社会的瓦解作用
    4.1 列强的支持消除对华媒介使用的限制
    4.2 传教群体对华人人际网络的影响
        4.2.1 诸修会通过诸条约赋予的特权把华人纳入西方体制中
        4.2.2 通过诸机构实现人际传播与代际培养
    4.3 新教推动中国文字及文字媒介在中国的普及
        4.3.1 进一步推动普及白话文的使用
        4.3.2 根据环境、读者需求来调整刊物内容及宗旨,以普及报刊
    4.4 媒介使用特点
第5章 传教士媒介使用评价及启示
    5.1 传教士媒介使用的评价
        5.1.1 罗马公教媒介使用的评价
        5.1.2 新教媒介使用的评价
    5.2 传教士媒介使用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礼仪之争——儒、耶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融合[J]. 海宝明.  中国天主教. 2011(03)
[2]简析明清之际传教士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 胡益华.  传承. 2010(33)
[3]接纳与排斥:1644—1724年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J]. 崔书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5)
[4]论晚清传教士报刊的西学传播——以《万国公报》为例[J]. 雷晓彤.  北方论丛. 2010(02)
[5]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实业活动初探[J]. 林立强.  世界宗教研究. 2009(04)
[6]《出像经解》与晚明天主教的传播特征[J]. 何俊,罗群.  现代哲学. 2008(04)
[7]傅兰雅之《格致汇编》及其科学传播实践[J]. 王强,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8]近代来华传教士关于文字传教的认识[J]. 陈建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9]论李提摩太在《万图公报》上的基督教宣传[J]. 李海红.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07)
[10]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 安希孟.  社会科学评论. 2004(03)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方式研究[D]. 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2]艾儒略与《口铎日抄》研究[D]. 罗群.浙江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六合丛谈》媒介形态及其编辑传播策略研究[D]. 杨琳琳.西北大学 2010
[2]明末西方传教士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 谭雅昕.重庆大学 2010
[3]中国近现代报刊新闻话语模式嬗变[D]. 唐红波.湖南大学 2007
[4]传教士: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D]. 王智玲.山东师范大学 2007
[5]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教方式的转变[D]. 王超云.西北师范大学 2006
[6]基督教在华传播的传播学解读[D]. 黄晓慧.江西师范大学 2006
[7]基督教在华传教方针的嬗变[D]. 曹传兰.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00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00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