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兰在华新闻活动及对华形象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04:54
抗日战争时期诸多国外友好人士来华进行国际援助,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著名的白求恩大夫等。其中年仅二十六岁的詹姆斯·贝特兰也在此时来到中国,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奔走于北平、西安、延安、香港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通过照片、新闻、报道通讯和报告文学等形式进行记录,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和历史价值。贝特兰本人善于观察、热爱读书和思考,对所报道的内容严格考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西安事变秘闻》是众多的专家和学者认定的客观评价“西安事变”的权威著作,他的《北线巡回》成为继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对华报道的姊妹篇。本文将整合迄今为止对贝特兰的研究,综合贝特兰早年的经历、性格和思想特点,对贝特兰在华不同时期的新闻活动进行研究,同时对他所报道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分析贝特兰涉华报道的内容、风格,总结其作品对华形象建构特点等。贝特兰怀着好奇的心态来到中国却对中国反抗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报道事实,引起世界的关注;他走访前线努力寻求物资支援。他对中国深厚的友情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中国人民无可争议的重要国际友人之一,他深切了解中国人民苦难的现实,他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抗战,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研究现状
第一章 贝特兰——一个国际新闻人的养成
1.1 正义勇敢的性格
1.2 坚定从事国际新闻业的信念
第二章 西安事变——揭示真相
2.1 西安事变笼罩下的中国
2.2 在西安的重磅讯息
2.2.1 这是张学良
2.2.2 西安的“三剑客”
2.2.3 访杨虎城
第三章 全面抗战——读懂中国
3.1 探求“七七事变”前日本的真相
3.2 走进年轻的抗战群体
3.2.1 学生
3.2.2 “红小鬼”
3.3 采访共产党的军政领袖
3.3.1 “列宁”——毛泽东
3.3.2 “劳伦斯”——周恩来
3.3.3 “朱老兄”——朱德
3.3.4 “夏伯阳”——贺龙
3.3.5 副师长——萧克
3.4 全方位诠释共产党的政策
3.4.1 优待人民
3.4.2 对敌宣传和善待俘虏
3.4.3 对传教士新政策
3.5 真实战争中的国家——中国
3.6 没落的侵略者——日本
第四章 贝特兰积极参与各种新闻组织
4.1 通过西安XGOB电台传播真相
4.2 参与成立《民主》杂志
4.3 活跃在“保卫中国同盟”
4.4 出任英国驻重庆大使馆新闻专员
第五章 对贝特兰作品的解读
5.1 细腻独到的作品风格
5.1.1 真实性和历史性
5.1.2 文学性和艺术性
5.1.3 战略性和预见性
5.1.4 独特性和针对性
5.2 作品对抗战的影响
5.2.1 对中国革命的促进
5.2.2 对中国文化的宣传
5.2.4 对中英关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00506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研究现状
第一章 贝特兰——一个国际新闻人的养成
1.1 正义勇敢的性格
1.2 坚定从事国际新闻业的信念
第二章 西安事变——揭示真相
2.1 西安事变笼罩下的中国
2.2 在西安的重磅讯息
2.2.1 这是张学良
2.2.2 西安的“三剑客”
2.2.3 访杨虎城
第三章 全面抗战——读懂中国
3.1 探求“七七事变”前日本的真相
3.2 走进年轻的抗战群体
3.2.1 学生
3.2.2 “红小鬼”
3.3 采访共产党的军政领袖
3.3.1 “列宁”——毛泽东
3.3.2 “劳伦斯”——周恩来
3.3.3 “朱老兄”——朱德
3.3.4 “夏伯阳”——贺龙
3.3.5 副师长——萧克
3.4 全方位诠释共产党的政策
3.4.1 优待人民
3.4.2 对敌宣传和善待俘虏
3.4.3 对传教士新政策
3.5 真实战争中的国家——中国
3.6 没落的侵略者——日本
第四章 贝特兰积极参与各种新闻组织
4.1 通过西安XGOB电台传播真相
4.2 参与成立《民主》杂志
4.3 活跃在“保卫中国同盟”
4.4 出任英国驻重庆大使馆新闻专员
第五章 对贝特兰作品的解读
5.1 细腻独到的作品风格
5.1.1 真实性和历史性
5.1.2 文学性和艺术性
5.1.3 战略性和预见性
5.1.4 独特性和针对性
5.2 作品对抗战的影响
5.2.1 对中国革命的促进
5.2.2 对中国文化的宣传
5.2.4 对中英关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00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0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