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经济学人》涉华报道分析与中国国家形象呈现(2014-2018)

发布时间:2021-02-19 10:26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频繁曝光,受到《经济学人》等大量国际知名媒体的关注。现代传播媒介所向人们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将对受众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国外知名媒体如何呈现中国国际形象,对中国的国际事务活动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本文以《经济学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在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是如何呈现的。本文收集了2014年至2018年《经济学人》中标题包含china、Chinese的1118篇涉华报道。通过泛读后发现,《经济学人》绝大多数涉华政治报道带有非理性的偏见,不符合本文研究意图,因此剔除政治类相关报道479篇,对剩余639篇经济类和社会文化类报道进行研究。本文以“框架理论”为研究理论,以“文献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本文不仅对近五年内涉华报道的议题数量、议题种类进行归类统计,还将议题的动态变化呈现出来。并总结《经济学人》涉华报道框架变化规律与趋势,为下一章中国国家形象的呈现做好铺垫。其次,本文将“创新”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环境保护”政策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动态呈现相结合,并分析“中国政策”对《经济学人》涉华报道的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综合呈现...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经济学人》涉华报道分析与中国国家形象呈现(2014-2018)


报道版块分布统计

经济学人,经济领域,主题分类,倡导者


图 2.2 经济领域主题分类比例《经济学人》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曾坚定的与英政府颁布的《谷物法》顽强斗争,本次中美贸易冲突,《经济学人》同样不吝笔墨的报道共有篇 49 篇,占比为 12%。在中美贸易冲突初期,《经济学人》主要以批判的态度来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美国第一”政策,随着该事件的不断发展,议题重点逐渐转变为中美贸易冲突报道,分析本次贸易冲突的利弊影响。社会文化领域共有报道 220 篇,虽然远低于经济领域报道,且议题更加分散,报道范围更广。根据统计,社会文化领域可细分为多种主题,大多数主题仅有单篇或几篇报道。《经济学人》在该领域聚焦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教育、城市建设、人口与老龄化、农村问题、医疗健康、社会生活类、体育类、交通类、家庭类、互联网类、毒品类、城市类、书籍与影视类、艺术与收藏类、移民问题、突发新闻报道、同性恋、慈善事业类、体育类以及其它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近两年重点宣传的政策,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报道在《经济学人》

议题,经济学人,体育类,主题分类


图 2.3 经济领域主题分类比例此外,《经济学人》报道毒品类议题 2 篇、互联网类议题 4 篇、交通类议题 3 篇、体育类议题 3 篇、移民类议题 6 篇、艺术与收藏类议题 10 篇、书籍与影视类议题 12 篇、慈善事业类 3 篇。其它类议题共 24 篇,报道范围广,主题归类度不高,涉及恐龙化石发现、圣诞节中国化、垃圾邮件的烦恼、澳门赌博、政府网站的改善、我国航天计划、我国科学发展等主题。2.2 《经济学人》涉华报道动态呈现2.2.1 从栏目划分看涉华报道的变化《经济学人》作为周刊杂志,每周发行一期,每年大致 51-52 期。2014 至 2018 年共 256 期。鉴于时间跨度较大、期刊数量较多,为更明晰的呈现与分析。本文将以年作为基本时间单位,来对《经济学人》涉华报道的总篇数及其分类主题数量进行动态概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及其应对之策[J]. 李群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J]. 梁晓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3]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述评[J]. 吴飞,陈艳.  当代传播. 2013(01)
[4]国内新闻框架研究现状述评[J]. 王玲宁.  中州学刊. 2009(06)
[5]经济危机与中国形象——分析《经济学人》“财经”“商业”栏目的涉华报道[J]. 闫隽,彭立.  新闻爱好者. 2009(20)
[6]《经济学人》对华报道探析——对比分析《经济学人》对印度报道[J]. 佘绍敏,林诗韵.  对外传播. 2008(12)
[7]新闻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关系[J]. 熊蕾.  青年记者. 2008(34)
[8]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J]. 张昆,刘旭彬.  理论月刊. 2008(09)
[9]论“议程设置”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J]. 程曼丽.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 程曼丽.  国际新闻界. 2007(03)

博士论文
[1]《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涉华报道研究[D]. 邵静.上海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2012-2016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的中国形象研究[D]. 傅潇瑶.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经济学人》“中国专栏”非财经类报道研究[D]. 王明亚.湖南师范大学 2017
[3]《经济学人》中国报道[D]. 史聪一.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
[4]框架理论下的《经济学人》中国形象建构研究[D]. 吕箫.吉林大学 2016
[5]基于框架理论的新闻话语比较分析[D]. 潘艳琴.华东师范大学 2015
[6]《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分析与中国国家形象呈现[D]. 丰雪.天津师范大学 2014
[7]从框架理论看菲律宾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建构[D]. 叶青.广西大学 2014
[8]《经济学人》2011年涉华财经报道的框架研究[D]. 王岚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3
[9]2008-2011年《经济学人》涉华财经报道分析[D]. 翟聪.河北大学 2013
[10]《经济学人》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形象:框架理论视阈下的内容分析及其阐释[D]. 甘婷.南京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40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40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