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晚清民国报刊中的《金瓶梅》传播与研究(1875年-1949年)

发布时间:2021-02-21 07:16
  晚清时期,报刊开始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载体,同时也间接改变了文学批评的传播形式与传播内容。在这一背景下,《金瓶梅》的传播与接受随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参与研究这部作品,对它的解读开始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因此,晚清民国报刊中所刊载的《金瓶梅》资料,展示了随着时代的风起云涌和思潮的不断更迭,一部文学作品如何被重新认识;尤其报刊中大量非专业批评人士对《金瓶梅》的评论,可弥补以往《金瓶梅》传播接受史的不足。本文主要从研究与评论、禁毁与出版、改编译介与图像传播等方面论述了《金瓶梅》传播与研究的诸多时代特点:首先在绪论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论述晚清民国报刊中《金瓶梅》的刊载情况,试图对研究课题的流变过程形成整体印象。第二章论述晚清民国报刊中《金瓶梅》的学术研究与社会评论,得出当时学术研究具有学者阵容强大、所涉研究领域宽广的特点;而社会评论与之相比则主观色彩更浓,理论思辨因素较弱,作者大多以《金瓶梅》为工具,阐述个人对当时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同时也存在娱乐化的价值取向。第三章论述晚清民国报刊中《金瓶梅》的禁毁与出版情况:虽然晚清时期禁令频繁,...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晚清民国报刊中的《金瓶梅》传播与研究(1875年-1949年)


曹涵美绘《金瓶梅》

《金瓶梅》


2、除曹涵美的作品外,吴一舸的《金瓶梅》连环画也颇具价值。吴一舸(1910 年-1981 年),又名吴越,满族,北京人,现代画家。他毕业于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擅长工笔人物画,主要作品有《孟母三迁图》《麻姑献寿图》《钟馗嫁妹》《六十年变迁》(外文版插图)等。1947 年,吴一舸在《一九四七画报》和《戏世界》上连载《长篇连续图画:金瓶梅》,可惜仅刊载到《金瓶梅》第八回,而且他的插图之后也并未出版,所以在今天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虽然现在吴一舸的《金瓶梅》连环画所知者甚少,但在当时还是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曾有读者来信表示对吴氏《金瓶梅》画的喜爱之情:“过去京沪闻名作图家曹涵美先生,曾于民二十六七年画过金瓶梅,他的专集鄙人也欣赏过,他的特长是艳秀婉腻。如今,吴先生又把金瓶梅搬出来,画给北方的大众欣赏,这勿宁是南北相较益彰之举。何况吴先生的作画,斐名载誉,艺海的成就非克一一罄述”。②他的作品,虽然内容选材上与曹涵美所作类似,但较之曹氏后期以写意为主的笔法,吴一舸注意细节的描绘,更加写实,擅长从细微处见功夫。以下图为例:

潘金莲,紫石,漫画


逞的心理状态,成功还原了书中的场景。张光宇绘《紫石街之春:潘金莲挑帘之一节》,单幅图,1927报》。张光宇(1900 年-1965 年)是曹涵美的长兄,原名张登漫画艺术家。他早年曾参与编辑《世界画报》(1921 年创刊),海漫画》周刊(1928 年创刊)、主编《独立漫画》半月刊(1935画》半月刊(1936 年创刊)等,对推动漫画创作和培育漫画新人金瓶梅》绘画方面,张光宇最杰出的贡献是于 1948 年 9 月至梅人物论》一书创作了 51 幅人物插图,这是是继清末光绪年传》的绣像画之后出现的又一种《金瓶梅》人物插图。在这本人物评论文章相得益彰,全面展现了《金瓶梅》人物的个性早期绘制的《紫石街之春:潘金莲挑帘之一节》则鲜有人知,》人物图笔触简洁相比,他此时的绘画风格较为繁复,着色浓者的区别见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外汉文报刊中的“金学”相关资料举隅[J]. 李奎.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7(01)
[2]《申报》所载晚清民国《金瓶梅》的流播[J]. 赵兴勤,赵韡.  社会科学论坛. 2016(03)
[3]满译《金瓶梅》研究述评[J]. 秀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4]戏作红楼为那般——《红楼梦》与20世纪40年代上海“故事新编”小说[J]. 王羽.  红楼梦学刊. 2014(04)
[5]日本《金瓶梅》译介述评[J]. 张义宏.  日本研究. 2012(04)
[6]乱世的腹语——论20世纪40年代海派“故事新编”小说[J]. 王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7]《金瓶梅》续书《金屋梦》若干问题考述[J]. 郭浩帆.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8]满文本《金瓶梅》及其序言[J]. 季永海.  民族文学研究. 2007(04)
[9]禁毁与传播——关于明清小说的一种另类传播方式[J]. 姜子龙,曹萌.  理论界. 2005(09)
[10]《金瓶梅》的早期传播及其成书时间与作者问题[J]. 王平.  东岳论丛. 2004(03)

硕士论文
[1]《金瓶梅》“语—图”互文研究[D]. 马君毅.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二十世纪《金瓶梅》传播研究[D]. 刘玉林.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44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44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b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