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和基石,没有信用,就没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企业而言,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传媒业转企改制的不断深化,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逐渐引起经济领域和学界的重视。在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各行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讨论不断升温。传媒企业在市场化的发展中,也亟需建立信用体系,这有利于传媒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推动传媒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信用的认知入手,全面剖析信用、传媒信用以及传媒信用体系的内涵,尤其分析传媒企业的信用问题与一般企业信用问题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对传媒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有一个准确的、总体的、全面的认知。传媒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是在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推动下进行的,认识国家信用体系和传媒信用体系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有利于传媒企业借鉴国外的合理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传媒行业发展动态的信用体系。本文在把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总体框架方面对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设计思路,构建传媒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技术平台系统、传媒信用评价系统、传媒信用监管系统、传媒信用制度保障系统五位一体的信用体系,并分析推动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府、市场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本文对传媒企业信用体系构建的路径即五个子系统的建设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构建了传媒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是本文的一个亮点,对传媒企业内部信用问题的总体评价做出了指标参考,推动传媒企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传媒信用信息的征集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信用平台的搭建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与核心,信用监管和制度建设是传媒企业建设信用体系的保障机制,每一个子系统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在企业信用体系的大系统中有效运作才能促进传媒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促进传媒企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信用 传媒信用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F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7-10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意义8-10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0-12
- 1.2.1 研究内容10-11
- 1.2.2 研究方法11-12
- 1.3 相关文献综述12-15
- 1.3.1 关于信用体系的文献综述12-14
- 1.3.2 关于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文献综述14-15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5-24
- 2.1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认知15-20
- 2.1.1 信用的内涵15-16
- 2.1.2 传媒企业信用的内涵16-18
- 2.1.3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的认知18-20
- 2.2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理论基础20-24
- 2.2.1 传播学理论20-21
- 2.2.2 经济学理论21-22
- 2.2.3 管理学理论22
- 2.2.4 伦理学理论22-24
- 第三章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的设计24-37
- 3.1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24-27
- 3.1.1 国外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24-26
- 3.1.2 国内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26-27
- 3.2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思路27-34
- 3.2.1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思想27-28
- 3.2.2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原则28-31
- 3.2.3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框架设计31-34
- 3.3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力量34-37
- 3.3.1 政府推动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府力量34-35
- 3.3.2 推动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市场力量35-36
- 3.3.3 推动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舆论力量36-37
- 第四章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路径37-50
- 4.1 传媒企业信用信息子系统37-39
- 4.1.1 传媒企业信用信息内容38-39
- 4.1.2 传媒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共享39
- 4.2 传媒企业信用评价子系统39-45
- 4.2.1 传媒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40-43
- 4.2.2 传媒企业信用评价报告43-45
- 4.3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技术平台子系统45-47
- 4.3.1 传媒信用前端展示平台45-46
- 4.3.2 传媒信用后端支持平台46-47
- 4.4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监管子系统47-48
- 4.4.1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监管部门47
- 4.4.2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监管方式47-48
- 4.5 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制度保障子系统48-50
- 第五章 总结与不足50-52
- 参考文献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建华;苟林;马慧;;电信运营企业信用体系的概念和内涵[J];世界电信;2007年03期
2 冯艳;;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构建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伯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加快构建我省企业信用体系[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3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彭泽乡;;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与实施模式的研究[A];2003年度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3 赵伯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加快构建我省企业信用体系[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伯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加快构建我省企业信用体系[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5 吴基钢;汪宇平;;关于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的思考[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6 ;实行信用监管 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A];全国十二城市工商行政管理研讨会专刊[C];2004年
7 孙海龙;;构建企业信用体系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8 罗华均;陆志平;;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A];全国十二城市工商行政管理研讨会专刊[C];2004年
9 刘大纶;;由“纳什均衡”谈我国企业信用体系之重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大纶;;论“纳什均衡”对建立我国现代企业信用体系的启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雷和平;人行西安分行 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N];金融时报;2011年
2 全国政协委员 招商银行行长 马蔚华;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N];人民政协报;2013年
3 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 郭远;发达国家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浅析[N];中国工商报;2014年
4 记者 马上;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信息网络正式开通[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王彩霞 通讯员 刘俊;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启动[N];阿克苏日报;2006年
6 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姚义贤;切实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N];巴中日报;2006年
7 ;重庆企业信用体系初具规模[N];中国财经报;2007年
8 王雪炜;州人行 “五结合”力推全州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9 记者 雷蕾 通讯员 蓝秋 夏杰;农资企业信用体系为云和农民把关撑腰[N];丽水日报;2006年
10 刘长征 梁文泽;浅议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平林;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导向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2 王雪丽;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6年
3 蒋鸿宇;四川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祝泉;我国企业信用体系模式选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6 杨学深;政府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职责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胡芳;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探析[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华伟;完善企业信用体系的探索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尚树梅;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曾辉;企业信用体系及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传媒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