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07:50
作为一种新兴的图像实践,自拍在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自拍的研究被千年前后迅速变化的社会趋势所引导,因为它们占据着社交媒体网站的动态、“光谱”墙,似乎显得无处不在。自拍所特有的自反性架构使其成为研究当代个体自我认同的重要载体。摄影为自拍提供了自我表现和可见性的潜力,使其成为当下个体进行身份重塑的有效工具。然而,在自拍的传播中,作为交往中介的自我图像在技术媒介的作用下混淆了真实与虚假的信息,这影响了对自我图像的接受,导致利用自拍进行身份重塑这一行为的失效。这一失效使自拍成为一种竭力塑造美好的自我形象以寻求认同的社会角色扮演,使原本以身份重塑进行自我认同的行为变成了一种自我陶醉。自拍在个体自我认同中的角色失效引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立足于现代个体自我认同的视角,联系自画像、摄影自画像以及自拍之间的渊源关系,可以发现,通过反身性自我投射进行自我认同明显呈现下列转向:一方面,参与自我认同的主体范围呈现出明显的扩大化趋势;从镜子到相机的私人化占有,使通过自我的反身性投射进行自我认同的途径增多;自我认同的方式简化;另一方面,自我认同越来越倾向于表层的、浅层化、不稳定的认同;自我认同越来越容易...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问题与视角
0.2 现状与前瞻
第1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呈现
1.1 自拍中的自我建构——身份重塑的自主化
1.2 自拍中的虚拟自我——自我认同的虚假化
1.3 自拍中的角色扮演——日常行为的表演化
第2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转向
2.1 身份——形象: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一
2.2 形象——图像: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二
2.3 图像——影像: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三
第3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反思
3.1 自我认同与个性化的技术幻象
3.2 自我认同与自我呈现的困境思索
3.3 自拍文化中自我认同的本土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自拍的调查问卷
附录B 自拍的神圣化:一种文化的历史
附录C 自拍的自反性:人们拍照的照片
附录D 把自拍定位在摄影史——甚至更久远的年代中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恋与自拍——移动社交时代的新话题[J]. 苏文亮,张文静.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2]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J]. 彭兰. 新闻大学. 2018(05)
[3]李贽《九正易因》中的“个人主义”[J]. 严玉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7)
[4]自拍:美颜盛世下的景观剥夺——基于社交媒体自我表达的社会性别考察[J]. 范红霞,孙金波. 新闻爱好者. 2017(12)
[5]自拍,一种互联网时期的青少年亚文化——从自我凝视、数字造颜到脸谱共同体[J]. 刘汉波.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1)
[6]视觉传播时代的图像意识生产与实践——米歇尔的"文本——图像"观及其反思[J]. 朱宝洁. 传媒观察. 2017(09)
[7]社交媒体自我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以手机自拍的图像话语表达为例[J]. 陈娟. 当代传播. 2016(04)
[8]从画像到自拍——技术背景下自我形象的建构与认同[J]. 祁林. 文艺争鸣. 2015(12)
[9]社交网络自拍中的印象管理与自我认知[J]. 鲁肖麟. 陕西教育(高教). 2015(02)
[10]直视·剖白·超越——当代中国女性自拍摄影实践的梳理与思考[J]. 周菁,聂君如. 前沿. 2013(02)
博士论文
[1]中国个性伦理的萌发与展开[D]. 赵宏志.黑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浅谈自拍行为中的“自我”表达[D]. 蒲玉轻.中央美术学院 2017
[2]论自拍摄影中的自我意识[D]. 吴克非.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自拍—视觉化的自我表达[D]. 寇丹玫.云南大学 2016
[4]网络环境下自拍文化的亚文化视角解读[D]. 常婷.兰州大学 2015
[5]论我国网络自拍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 唐璞.西南大学 2014
[6]自拍摄影的艺术表现[D]. 黄红艳.吉林大学 2013
[7]试论自拍摄影与大众文化中的“网络自拍”[D]. 陈叶萍.中国美术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060902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问题与视角
0.2 现状与前瞻
第1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呈现
1.1 自拍中的自我建构——身份重塑的自主化
1.2 自拍中的虚拟自我——自我认同的虚假化
1.3 自拍中的角色扮演——日常行为的表演化
第2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转向
2.1 身份——形象: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一
2.2 形象——图像: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二
2.3 图像——影像: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三
第3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反思
3.1 自我认同与个性化的技术幻象
3.2 自我认同与自我呈现的困境思索
3.3 自拍文化中自我认同的本土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自拍的调查问卷
附录B 自拍的神圣化:一种文化的历史
附录C 自拍的自反性:人们拍照的照片
附录D 把自拍定位在摄影史——甚至更久远的年代中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恋与自拍——移动社交时代的新话题[J]. 苏文亮,张文静.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2]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J]. 彭兰. 新闻大学. 2018(05)
[3]李贽《九正易因》中的“个人主义”[J]. 严玉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7)
[4]自拍:美颜盛世下的景观剥夺——基于社交媒体自我表达的社会性别考察[J]. 范红霞,孙金波. 新闻爱好者. 2017(12)
[5]自拍,一种互联网时期的青少年亚文化——从自我凝视、数字造颜到脸谱共同体[J]. 刘汉波.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1)
[6]视觉传播时代的图像意识生产与实践——米歇尔的"文本——图像"观及其反思[J]. 朱宝洁. 传媒观察. 2017(09)
[7]社交媒体自我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以手机自拍的图像话语表达为例[J]. 陈娟. 当代传播. 2016(04)
[8]从画像到自拍——技术背景下自我形象的建构与认同[J]. 祁林. 文艺争鸣. 2015(12)
[9]社交网络自拍中的印象管理与自我认知[J]. 鲁肖麟. 陕西教育(高教). 2015(02)
[10]直视·剖白·超越——当代中国女性自拍摄影实践的梳理与思考[J]. 周菁,聂君如. 前沿. 2013(02)
博士论文
[1]中国个性伦理的萌发与展开[D]. 赵宏志.黑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浅谈自拍行为中的“自我”表达[D]. 蒲玉轻.中央美术学院 2017
[2]论自拍摄影中的自我意识[D]. 吴克非.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自拍—视觉化的自我表达[D]. 寇丹玫.云南大学 2016
[4]网络环境下自拍文化的亚文化视角解读[D]. 常婷.兰州大学 2015
[5]论我国网络自拍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 唐璞.西南大学 2014
[6]自拍摄影的艺术表现[D]. 黄红艳.吉林大学 2013
[7]试论自拍摄影与大众文化中的“网络自拍”[D]. 陈叶萍.中国美术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060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6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