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语境下漫威电影的跨媒介叙事研究
本文关键词:媒介融合语境下漫威电影的跨媒介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媒介融合”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我们看到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处于不断扩张和深入的状态。媒介融合不仅会推动媒介技术的变革,还影响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亨利·詹金斯提出的“融合文化”概念就是来描述媒介融合的文化现象,即媒介融合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以及文化生产造成的影响。媒介的融合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技术变革推进的进程,也是一个由受众自下而上推动的文化的演变过程。但是国内的传媒从业人员关于媒介融合的探索还局限在媒体所有权以及媒介技术的融合,比如报网融合、台网融合,做互联网电视、社交电视等,这些做法吸引受众的效果并不理想。“媒介融合”的时代仍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媒介的经济、技术、受众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谋求更好的发展是所有媒体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漫威影视的相关作品为研究对象,包括漫威漫画、漫威电影、漫威电视剧、漫威游戏、漫威短片等,通过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互动以及媒体制作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行为,概括漫威的跨媒介叙事策略,总结跨媒介叙事的核心要素,寻找跨媒介叙事得以实现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漫威首先构造了一个统一的故事世界,保证旗下所有的产品都有统一的世界观不至于混乱。针对一些观众呼声高的有亮点的角色,制作团队会专门为这个角色打造一系列的故事,并投放在合适的媒介上传播。为了让所有的观众都能对自己接触到的部分有清晰的了解,不同媒介上的故事又都相互独立;另一方面为了让长期追随漫威的忠实粉丝获得更完整的体验,制作团队还会专门拍摄一些短片做背景介绍或者抛出新的线索,粉丝们可以通过自己寻找线索,或者与同样感兴趣的他人在社交平台上沟通信息而获得满足,他们甚至会组建知识社区,互相交换信息,破解谜团;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制作海报、视频甚至短篇故事,在知识社区分享。为了满足一部分受众高度参与的热情,漫威还设计了很多游戏,使他们能沉浸其中,享受与超级英雄们并肩作战的光荣感。为了获得更多的受众,漫威在创作团队上也下了很多功夫。他们从世界各地挑选适合的合作伙伴,无论是电影的音乐制作人,动画制作人,漫画家还是游戏制作商,他们自身已经小有名气,所以一方面他们会带来原有的粉丝群体,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作品的意义,创造出属于世界的艺术,是双赢的尝试。一部分受众作为积极的消费者,在与媒体制作人互动的过程中既能获得满足,也能获得权力;媒体制作人在互动中既推广了产品,又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跨媒介叙事得以实现的内在逻辑是以统一的故事世界为逻辑起点,受众积极参与成为跨媒介叙事的动力,而媒体发挥各自的特性成为跨媒介叙事的关键节点。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机制正是我国目前亟待建立的。媒介融合时代,受到新媒体冲击最大,反应最强烈的当属电视媒体。引进国外版权,重金买断网络IP,拥抱互联网,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电视能够为交互式跨媒体叙事的许多问题提供一个内置的解决方案,因为电视台有直观可控的节目表,知道某个节目将在什么时候播放,我们能掌控节奏。而且跨媒体叙事能够提供一种持续的情感纽带,能让观众时刻惦记着我们的节目,这一点上跨媒体叙事能派上很大的用场,所以本文重点讨论跨媒介叙事对我国电视内容生产带来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漫威跨媒介叙事策略的分析,本文认为国内电视的内容生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借鉴:重视和激发受众的参与行为,多屏互动创造沉浸式体验,加强内容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本文从融合文化的语境出发,对漫威漫画跨媒体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一方面丰富了跨媒体叙事分析的案例,另一方面也为国内电视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媒介融合 融合文化 跨媒介叙事 漫威 内容生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23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10-12
- 一、选题背景10-11
- 二、选题意义11-12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2-20
- 一、国外的研究综述13-14
- 二、国内的研究综述14-20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0-23
- 一、研究思路20-21
- 二、研究方法21-23
- 第一章 媒介融合——跨媒介叙事兴起的时代背景23-28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为跨媒体传播提供平台23-24
- 第二节 消费方式改变为跨媒介叙事提出需求24-26
- 第三节 受众权力变迁为跨媒介叙事提供动力26-28
- 第二章 漫威跨媒介叙事体系的建立28-44
- 第一节 漫威故事世界的建立28-32
- 一、漫威集团历史,创造世界的传奇28-30
- 二、漫威电影宇宙,理解故事的源头30-32
- 第二节 漫威的跨媒介叙事策略32-44
- 一、多种文本协作叙事32-34
- 二、互文情节构筑统一的世界34-38
- 三、特许经营增强跨媒体体验38-39
- 四、粉丝参与拓展故事框架39-44
- 第三章 漫威电影跨媒介叙事的逻辑分析44-49
- 第一节 跨媒介叙事的逻辑起点:统一的故事世界44-45
- 第二节 跨媒介叙事逻辑演绎的动力:积极参与的受众45-47
- 第三节 跨媒介叙事逻辑的节点:媒体个性的充分展示47-49
- 第四章 跨媒介叙事对我国电视内容生产的借鉴意义49-55
- 第一节 重视和激发受众的参与行为49-52
- 一、建立开放的内容创作平台49-50
- 二、与受众保持良性互动的关系50-51
- 三、鼓励受众参与,吸纳集体智慧51-52
- 第二节 多屏互动创造沉浸式体验52-53
- 第三节 完善内容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静雅;;从世界杯报道看媒介融合方式的有效运用[J];今传媒;2006年10期
2 彭兰;;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J];中国记者;2007年02期
3 关梅;;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其应对[J];新闻爱好者;2008年03期
4 黄有;;媒介融合时代重大新闻的多媒体表达[J];记者摇篮;2008年05期
5 柳絮青;殷畅;;关于国内“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研究评述——以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有关文献的分析为依据[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徐沁;;国际媒介融合发展的瓶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07期
7 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新闻传播;2008年02期
8 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年06期
9 高钢;;迎接媒介融合的时代[J];新闻与写作;2009年07期
10 陈映;;规制变革:媒介融合研究的新定向——基于文献回顾与探讨[J];新闻界;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青;;质疑“媒介融合”——与持“媒介融合”观点的学者商榷[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梁春芳;;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担当[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3 包鹏程;汪伶俐;;媒介融合对影视生产和传播的影响[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马梅;孙静;;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媒体与公民社会构建[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5 梁小建;;媒介融合中主流媒体框架提供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6 纪莉;;论媒介融合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权力[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7 周鸿铎;;媒介融合是大众传媒发展的必经路径[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8 李鲤;;媒介融合时代: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合”“分”博弈[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兼论电影电视在媒介化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美娜;汤s
本文编号:307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