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舞动乡村:关于华北农村广场舞的传播网络与过程—事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02:44
  乡村社会正处在多种因素交织的剧烈转型期,这一转型处于三大语境之中。一是处在全球化语境中,二是处在城乡高度互动语境中,三是处在网络化语境中。自上世纪以来,对乡村社会变迁的研究多偏重土地、市场、家庭关系等政治、经济层面问题,而从乡村生活方式出发的研究有所欠缺。因此,在开放的、互动的、网络化的复合语境下通过考察乡村生活方式来认识乡村变迁成为文章的出发点。而乡村广场舞因其外源性、新潮性、流行性特点成为文章的切入点。在理论方法上,本文一是以宏观网络观点将乡村广场舞置于村庄、社会的网络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来分析其社会背景与结构变迁;二是以微观传播网的整体网思路来考察广场舞网络结构,包括密度、中心度、小群体等;三是以过程-事件分析法对乡村广场舞的发展进行过程性分析,并对其背后逻辑进行阐释。在结论部分,首先提出了“多层网络互动模型”以分析广场舞、乡村社会等不同层次社会结构的互动关系与内容。其次从文化研究角度出发,以生活方式时代为背景探讨了混合语境中私人化、功利化的乡村生活变革中,村民以利益、兴趣为主导而非仅由国家力量决定的自组织化的变革趋向。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源起:网络社会的想象力
    1.2 研究过程与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广场舞研究
        1.3.2 关于社会变迁研究
        1.3.3 关于生活方式研究
第二章 乡村与广场舞
    2.1 沙坡村:自然与人文概貌
    2.2 广场舞:概念、历史及特点
        2.2.1 舞蹈
        2.2.2 广场舞:概念、历史与综述
        2.2.3 乡村广场舞:构成与特点
第三章 网络及传播网络
    3.1 网络及网络理论
        3.1.1 文化之网
        3.1.2 权力之网
        3.1.3 社会之网
    3.2 传播及传播网络
        3.2.1 传播
        3.2.2 传播网络
        3.2.3 概念尺度
    3.3 研究方法
        3.3.1 网络分析法
        3.3.2 过程-事件分析
第四章 乡村网络结构变迁
    4.1 节点:生产与生活
        4.1.1 生产的去农业化
        4.1.2 收入的提高与分化
        4.1.3 妇女地位的平等化
        4.1.4 生活方式的休闲化
    4.2 关系:初级与次级关系
        4.2.1 初级关系私人化
        4.2.2 次级关系功利化
    4.3 网络:整体到分散
第五章 沙坡村广场舞演进与网络分析
    5.1 第一阶段:舞蹈下乡
        5.1.1 过程:步步深入
        5.1.2 机制:网络的节点与结构分析
    5.2 第二阶段:舞队组建
        5.2.1 发展:组队、比赛与矛盾
        5.2.2 机制:网络的增长
    5.3 第三阶段:广场建立
        5.3.1 广场建立过程
        5.3.2 机制:内外与新旧冲突
    5.4 第四阶段:后广场时代
        5.4.1 过程:分化与重组
        5.4.2 机制:位置、中心性与小团体
第六章 结论
    6.1 作为文化传播的“多层网络互动模型”
        6.1.1“镶嵌”于网络中的“传播仪式观”
        6.1.2 多层网络互动模型及分析
    6.2“生活方式时代”下的乡村自组织化
        6.2.1“生活方式时代”意涵
        6.2.2 非国家力量决定的自组织化倾向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一:常见广场舞舞蹈曲目
    优盘A舞曲
    优盘B舞曲
附录二:沙坡村广场舞整体网络问卷
附录三:配合文章的纪录片、微信公号介绍
    纪录片一:《大老爷》
    纪录片二:《二零一四年十月》
    微信公号:LUDAYANG20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新平县民族广场舞的文化研究[J]. 郑玲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2]广场舞在金川区农村的兴起[J]. 张丽.  发展. 2014(03)
[3]论我国广场舞之盛行及发展[J]. 丁汉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02)
[4]中国农村状况调查报告[J].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农村状况调查课题组,石小敏,姜斯栋.  农经. 2014(01)
[5]南昌市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 王兆征,胡生贵.  福建体育科技. 2013(05)
[6]广场舞对锻炼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孙海艳.  四川体育科学. 2013(04)
[7]广场舞文化溯源与发展瓶颈[J]. 窦彦丽,窦彦雪.  四川体育科学. 2013(02)
[8]最活跃的群众文化——解析广场舞对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的影响[J]. 刘成骥.  神州. 2012(14)
[9]浅谈广场舞在农村的兴起[J]. 吴家发.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05)
[10]南平市居民广场舞健身行为研究[J]. 黄亚妹,林朝晖,孙强.  怀化学院学报. 2011(S1)

博士论文
[1]集结的力量:乌坎事件社会传播网络研究[D]. 陈艳.浙江大学 2013
[2]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D]. 冯广圣.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D]. 郭建斌.复旦大学 2003
[4]转轨期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博弈分析[D]. 谢小平.西北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豫南地区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 李蕊.河南师范大学 2013
[2]洛阳市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星.上海师范大学 2013
[3]江苏省丹阳市城镇妇女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 曾莉莉.扬州大学 2012
[4]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研究[D]. 黄伟.吉林农业大学 2011
[5]武汉市主城区中老年人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 代敏.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农村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D]. 张良.华中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96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96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a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