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与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20:06
如何构建和传播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对该目的地来说是一项影响其生命周期长远发展的重大的战略决策,并最终对该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某个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一旦被确立,那么该地如何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何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等实际工作都要以这一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为中心来展开。因此,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品牌首先要考虑的是该地的文化旅游形象,换句话说就是要寻找文化旅游地在受众印象中的整体形象并将其确定下来。所以,研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构建和传播,对于文化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扩大影响力而进行的品牌定位、品牌推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研究的方向是探讨关于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问题,并且将视角着重放在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原生形象,也就是在生产源头上对游客发生文化旅游活动之前的文化旅游地形象的构建和传播进行研究。其次,根据文化旅游的内涵及特性,综合运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基本理论,对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界定,并在分析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所强调的内涵的基础上,对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和传播的基本理论有了基本的认识。在研究构建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时,认识到外部文化差异性资源和受众对文化...
【文章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 任冠文. 旅游论坛. 2009(02)
[2]论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 刘永生. 学术论坛. 2009(03)
[3]我国旅游营销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 聂碧芳. 商场现代化. 2006(32)
[4]我国旅游景区品牌传播策略初探[J]. 刘德昌,付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9)
[5]旅游形象传播研究[J]. 石培基,李先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8)
[6]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J]. 高静,肖江南,章勇刚. 旅游学刊. 2006(07)
[7]国际化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J]. 王晓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03)
[8]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J]. 李山,王铮. 人文地理. 2006(02)
[9]协同整合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新概念[J]. 刘连银. 当代经理人. 2006(03)
[10]旅游广告宣传及其对旅游动机影响分析[J]. 杨延风,刘啸,马瑛. 商业研究. 2006(03)
本文编号:3098315
【文章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 任冠文. 旅游论坛. 2009(02)
[2]论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 刘永生. 学术论坛. 2009(03)
[3]我国旅游营销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 聂碧芳. 商场现代化. 2006(32)
[4]我国旅游景区品牌传播策略初探[J]. 刘德昌,付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9)
[5]旅游形象传播研究[J]. 石培基,李先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8)
[6]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J]. 高静,肖江南,章勇刚. 旅游学刊. 2006(07)
[7]国际化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J]. 王晓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03)
[8]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J]. 李山,王铮. 人文地理. 2006(02)
[9]协同整合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新概念[J]. 刘连银. 当代经理人. 2006(03)
[10]旅游广告宣传及其对旅游动机影响分析[J]. 杨延风,刘啸,马瑛. 商业研究. 2006(03)
本文编号:3098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9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