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新闻团体的建立与新闻职业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4-02 11:01
随着报业的发展,中国早期新闻团体从地方到全国逐步建立,在抱团取暖的过程中,报人群体意识增强,职业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他们寻求职业认同,提倡职业道德,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表达职业诉求,维护社会正义。同时,他们倡导新闻教育,培养新闻人才,开展新闻理论和业务研究,卓有成效。报人群体的新闻活动,亦是专业主义在中国的最初发轫,是对新闻专业精神的培育与践行。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动态. 2020,(09)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群体意识的萌芽:群体自觉,组建团体,抱团取暖
(一)新闻团体产生的背景
(二)地方性新闻团体的组建
(三)全国性新闻团体的建立
二、职业意识的自觉: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职业诉求,提倡职业道德
(一)参与公共事务,维护社会正义,监督政府行为
(二)提倡职业道德,约束同行行为,推介著名报人
(三)提倡新闻教育,培养新闻人才,开展新闻研究
三、专业主义的发轫:理想主义的激情,专业精神萌发,困厄于现实的无奈
(一)从“职业”走向“专业”
(二)经济收入普遍低下,阻碍职业意识的生长
(三)政局动荡,造成新闻专业主义风雨飘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近现代新闻职业共同体的肇始与演进(1815—1949)[J]. 余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12)
[2]论近代新闻社团的社会功能[J]. 何璇. 军事记者. 2017(02)
[3]民国时期中国报人对新闻道德的讨论与突围(1914-1949)[J]. 杨石华,齐辉.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02)
[4]百年回望:美国《新闻记者信条》在华传播及其影响研究[J]. 邓绍根.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10)
[5]民国记者的职业收入与职业意识——以20世纪30年代为中心[J]. 田中初,刘少文.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07)
[6]民国时期新闻团体的新闻教育实践及成就[J]. 廖声武,余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7]清末民初武汉新闻团体的演变——以新闻职业化为视角[J]. 赵建国. 广东社会科学. 2014(04)
[8]晚清时期的新闻职业道德问题[J]. 徐新平. 新闻春秋. 2013(03)
[9]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J]. 白红义.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 (01)
[10]公共交往与民国职业报人群体的形成[J]. 罗映纯,林如鹏.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05)
本文编号:3115154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动态. 2020,(09)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群体意识的萌芽:群体自觉,组建团体,抱团取暖
(一)新闻团体产生的背景
(二)地方性新闻团体的组建
(三)全国性新闻团体的建立
二、职业意识的自觉: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职业诉求,提倡职业道德
(一)参与公共事务,维护社会正义,监督政府行为
(二)提倡职业道德,约束同行行为,推介著名报人
(三)提倡新闻教育,培养新闻人才,开展新闻研究
三、专业主义的发轫:理想主义的激情,专业精神萌发,困厄于现实的无奈
(一)从“职业”走向“专业”
(二)经济收入普遍低下,阻碍职业意识的生长
(三)政局动荡,造成新闻专业主义风雨飘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近现代新闻职业共同体的肇始与演进(1815—1949)[J]. 余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12)
[2]论近代新闻社团的社会功能[J]. 何璇. 军事记者. 2017(02)
[3]民国时期中国报人对新闻道德的讨论与突围(1914-1949)[J]. 杨石华,齐辉.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02)
[4]百年回望:美国《新闻记者信条》在华传播及其影响研究[J]. 邓绍根.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10)
[5]民国记者的职业收入与职业意识——以20世纪30年代为中心[J]. 田中初,刘少文.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07)
[6]民国时期新闻团体的新闻教育实践及成就[J]. 廖声武,余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7]清末民初武汉新闻团体的演变——以新闻职业化为视角[J]. 赵建国. 广东社会科学. 2014(04)
[8]晚清时期的新闻职业道德问题[J]. 徐新平. 新闻春秋. 2013(03)
[9]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J]. 白红义.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 (01)
[10]公共交往与民国职业报人群体的形成[J]. 罗映纯,林如鹏.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05)
本文编号:3115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15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