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视阈下的国内明星真人秀节目剖析
发布时间:2021-04-05 13:30
本文主要从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国内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兴起与特征,并以当前各大电视台的经典明星真人秀节目作为分析案例,对我国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在消费文化的大环境下取得的成绩以及凸显的不足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鲍德里亚消费文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符号消费”,它指的是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除了消费产品本身之外,更是在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进行的消费,这种符号消费在如今的社会中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都在有意或者无意识的进行符号消费。明星真人秀节目容易引发受众的关注和追随也正是因为明星身份代表的意义极为丰富,无论是广告商还是观众都能在“明星”身上看到更多的符号价值。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消费文化的概念以及明星真人秀节目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兴起及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和简要的介绍,并概述了在消费文化时代背景下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存在以及发展的动因。本文还以近年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作为案例进行深度分析,详细阐述了明星真人秀节目中存在的一些消费文化特性。最后...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年12月13日卫视晚间时段节目收视率(来源:微博@卫视小露电)
图 4. 2 《爸爸去哪儿》微博截图次,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也能通过适时制造爆点话题来引起观众注意。例吧兄弟》重庆站原定于 2014 年 11 月 20 日在南滨路录制室外节目,上万该消息后前来等待观看,后因聚集市民太多,最后临时取消了该室外节此消息当天在各大网站和微博上都引发了热议。其实节目的录制地点是己公布的,节目组应该能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这种“围观”到底外的还是计划之中的就值得深思了。但是不管节目组的出发点是什么,利的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制造了吸引受众的话题,为节目的播出起到了。次,把握住节目播出过程中的话题制造是为节目扩散影响力、提升热度要机会。节目组可根据节目的播出片段抓住话题点,并且通过微博、贴网站及时地与观看节目的观众进行良好的互动,这就像坐在自家的客厅里电视一边针对自己喜欢的话题与朋友讨论一般,在这种情境之下,节目更愿意参与到讨论中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看法。
消费文化视阈下的国内明星真人秀节目剖析42图 5.1《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二季收视对比图图 5.2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收视图5.1.3 引进过度缺乏本土特色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 年中国电视节目创新模式和电视新媒体分析报告》显示,自 2012 年以来我国的电视荧屏迎来了引进国外经典电视节目模式的大潮,并且在 2013-2014 年形成高潮。据不完全统计,自 2008 年以来,中国每年引进的电视节目模式平均约 20 种,2013 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 30 多种。2014 年我国明星真人秀节目遍地开花,《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明星到我家》、《极速前进》等等节目此起彼伏霸占了整个荧屏,这也预示着中国综艺节目迎来了井喷时期。然而,纵观以上这些爆红的综艺节目,几乎清一色都是海外进口,如表 5.2 所示。虽然各大电视台在引进和模仿外来节目模式时都对节目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但是这种改造基本上也都是换汤不换药,无论如何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传播的文化考量与商业价值[J]. 蔡骐,肖芃.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3)
[2]浅析真人秀节目的策划[J]. 于颖,李世成. 今传媒. 2012(04)
[3]浅析湖南卫视《变形计》之真善美[J]. 周璐.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1)
[4]节目转型的有益尝试——湖南卫视代际沟通情感互动感恩节目《那是我妈妈》评析[J]. 李滨,余淑君,王云峰. 当代电视. 2011(11)
[5]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J]. 蔡骐,黄瑶瑛. 新闻记者. 2011(08)
[6]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与建构[J]. 张书娟. 新闻窗. 2011(03)
[7]从媒介社会学视角解读《非诚勿扰》[J]. 徐宝金,李国娣. 新闻世界. 2011(01)
[8]电视文化的涵化培养与“消费示范”——电视媒介的“消费示范”功能[J]. 王莹,林嵒.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9]电视真人秀兴起的文化背景分析[J]. 汪豪,许志江. 新闻界. 2010(01)
[10]浅析电视文化的大众化和精英化[J]. 李彦平,雷丽. 文教资料. 2010(04)
博士论文
[1]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D]. 杨玲.首都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试论电视娱乐节目价值创新[D]. 赵云婕.暨南大学 2012
[2]论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及社会意义[D]. 王效萱.河北大学 2011
[3]当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热的冷思考[D]. 廖冲.南昌大学 2010
[4]中国当代电视娱乐节目研究[D]. 韩卫娟.陕西师范大学 2007
[5]电视的教育功能及其受众分析[D]. 王雪雪.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19728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年12月13日卫视晚间时段节目收视率(来源:微博@卫视小露电)
图 4. 2 《爸爸去哪儿》微博截图次,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也能通过适时制造爆点话题来引起观众注意。例吧兄弟》重庆站原定于 2014 年 11 月 20 日在南滨路录制室外节目,上万该消息后前来等待观看,后因聚集市民太多,最后临时取消了该室外节此消息当天在各大网站和微博上都引发了热议。其实节目的录制地点是己公布的,节目组应该能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这种“围观”到底外的还是计划之中的就值得深思了。但是不管节目组的出发点是什么,利的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制造了吸引受众的话题,为节目的播出起到了。次,把握住节目播出过程中的话题制造是为节目扩散影响力、提升热度要机会。节目组可根据节目的播出片段抓住话题点,并且通过微博、贴网站及时地与观看节目的观众进行良好的互动,这就像坐在自家的客厅里电视一边针对自己喜欢的话题与朋友讨论一般,在这种情境之下,节目更愿意参与到讨论中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看法。
消费文化视阈下的国内明星真人秀节目剖析42图 5.1《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二季收视对比图图 5.2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收视图5.1.3 引进过度缺乏本土特色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 年中国电视节目创新模式和电视新媒体分析报告》显示,自 2012 年以来我国的电视荧屏迎来了引进国外经典电视节目模式的大潮,并且在 2013-2014 年形成高潮。据不完全统计,自 2008 年以来,中国每年引进的电视节目模式平均约 20 种,2013 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 30 多种。2014 年我国明星真人秀节目遍地开花,《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明星到我家》、《极速前进》等等节目此起彼伏霸占了整个荧屏,这也预示着中国综艺节目迎来了井喷时期。然而,纵观以上这些爆红的综艺节目,几乎清一色都是海外进口,如表 5.2 所示。虽然各大电视台在引进和模仿外来节目模式时都对节目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但是这种改造基本上也都是换汤不换药,无论如何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传播的文化考量与商业价值[J]. 蔡骐,肖芃.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3)
[2]浅析真人秀节目的策划[J]. 于颖,李世成. 今传媒. 2012(04)
[3]浅析湖南卫视《变形计》之真善美[J]. 周璐.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1)
[4]节目转型的有益尝试——湖南卫视代际沟通情感互动感恩节目《那是我妈妈》评析[J]. 李滨,余淑君,王云峰. 当代电视. 2011(11)
[5]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J]. 蔡骐,黄瑶瑛. 新闻记者. 2011(08)
[6]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与建构[J]. 张书娟. 新闻窗. 2011(03)
[7]从媒介社会学视角解读《非诚勿扰》[J]. 徐宝金,李国娣. 新闻世界. 2011(01)
[8]电视文化的涵化培养与“消费示范”——电视媒介的“消费示范”功能[J]. 王莹,林嵒.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9]电视真人秀兴起的文化背景分析[J]. 汪豪,许志江. 新闻界. 2010(01)
[10]浅析电视文化的大众化和精英化[J]. 李彦平,雷丽. 文教资料. 2010(04)
博士论文
[1]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D]. 杨玲.首都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试论电视娱乐节目价值创新[D]. 赵云婕.暨南大学 2012
[2]论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及社会意义[D]. 王效萱.河北大学 2011
[3]当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热的冷思考[D]. 廖冲.南昌大学 2010
[4]中国当代电视娱乐节目研究[D]. 韩卫娟.陕西师范大学 2007
[5]电视的教育功能及其受众分析[D]. 王雪雪.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19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1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