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15:47
数字化技术背景下,数字媒介应运而生,这是信息时代的又一次革命,媒介形态的变迁将引发整个传播领域全方位的变革。报业集团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将为报媒带来发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数字化生存的全方位变革也开启了报业新一轮的竞争。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起步较早,并且在各届领导人的带领下始终在探索的道路上。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为调研对象,梳理其数字技术的拓展轨迹、总结其产业链转型措施,对研究报业集团数字化转型具有借鉴意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透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发展现状,追求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重点关注的是现状梳理,学界在报业集团下一步发展形态的问题上并无定论,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正因如此,对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个案的全方位梳理和总结,才有现实意义。通过四个部分对集团转型之路进行梳理和探索:第一部分论述研究缘起,围绕报业数字化探索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报业数字化、媒介融合以及数字化报业的实现路径和盈利方式三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论述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数字化转型现状,以2013年的发展现状为基准,全面梳理集团的数字化进程。第三部分提出数字化报业转型...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年河南综合性网站及社区网站综合影响力排名图(前五名)
图 2.2 大河网整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报纸电子版页面图其次,在技术层面努力打造全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新闻信息“一次、多格式生成、多介质发布”的局面。以大河报网为例,大河报与其直联网站在内容共享上,是通过“大河报全媒体采集发布系统”,该系统将报纸内容上传至大河报网,还可以实现同时上传至手机客户端。除此网站信息的更新内容在报纸新闻的基础上更为广泛。
图 2.2 大河网整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报纸电子版页面图其次,在技术层面努力打造全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新闻信息“一次性采集、多格式生成、多介质发布”的局面。以大河报网为例,大河报与其直接相关联网站在内容共享上,是通过“大河报全媒体采集发布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将报纸内容上传至大河报网,还可以实现同时上传至手机客户端。除此之外,网站信息的更新内容在报纸新闻的基础上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融合视阈下报业走向及其数字化转型[J]. 付玉杰. 求索. 2011(04)
[2]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 孙玉双,孔庆帅. 科技与出版. 2011(04)
[3]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多点支撑——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多元经营的实践[J]. 陈伊娜. 青年记者. 2009(04)
[4]数字传媒时代媒体的网络化生存[J]. 朱建伟.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08)
[5]媒介特征与传播偏向的优势——当前我国数字报纸的媒介形态变化探析[J]. 来向武,赵战花. 新闻知识. 2008(01)
[6]报网融合前景下的纸媒变革[J]. 应金泉. 新闻战线. 2008(01)
[7]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行为与传播策略——国外相关研究概述[J]. 陈红梅. 新闻记者. 2007(12)
[8]数字报业的研读与解析[J]. 刘景来. 中国报业. 2007(11)
[9]20年后媒介形态变化断想[J]. 张立勤. 青年记者. 2007(17)
[10]论我国报业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J]. 方琦. 新闻前哨. 2007(05)
硕士论文
[1]融媒时代的报网互动模式探讨[D]. 姜勇.暨南大学 2010
[2]“第五媒体”时代新闻文体的新演变[D]. 邓振华.郑州大学 2009
[3]手机报研究[D]. 陈飞.暨南大学 2007
[4]基于网络的报业数字化战略研究[D]. 唐超.清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21694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年河南综合性网站及社区网站综合影响力排名图(前五名)
图 2.2 大河网整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报纸电子版页面图其次,在技术层面努力打造全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新闻信息“一次、多格式生成、多介质发布”的局面。以大河报网为例,大河报与其直联网站在内容共享上,是通过“大河报全媒体采集发布系统”,该系统将报纸内容上传至大河报网,还可以实现同时上传至手机客户端。除此网站信息的更新内容在报纸新闻的基础上更为广泛。
图 2.2 大河网整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报纸电子版页面图其次,在技术层面努力打造全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新闻信息“一次性采集、多格式生成、多介质发布”的局面。以大河报网为例,大河报与其直接相关联网站在内容共享上,是通过“大河报全媒体采集发布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将报纸内容上传至大河报网,还可以实现同时上传至手机客户端。除此之外,网站信息的更新内容在报纸新闻的基础上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融合视阈下报业走向及其数字化转型[J]. 付玉杰. 求索. 2011(04)
[2]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 孙玉双,孔庆帅. 科技与出版. 2011(04)
[3]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多点支撑——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多元经营的实践[J]. 陈伊娜. 青年记者. 2009(04)
[4]数字传媒时代媒体的网络化生存[J]. 朱建伟.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08)
[5]媒介特征与传播偏向的优势——当前我国数字报纸的媒介形态变化探析[J]. 来向武,赵战花. 新闻知识. 2008(01)
[6]报网融合前景下的纸媒变革[J]. 应金泉. 新闻战线. 2008(01)
[7]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行为与传播策略——国外相关研究概述[J]. 陈红梅. 新闻记者. 2007(12)
[8]数字报业的研读与解析[J]. 刘景来. 中国报业. 2007(11)
[9]20年后媒介形态变化断想[J]. 张立勤. 青年记者. 2007(17)
[10]论我国报业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J]. 方琦. 新闻前哨. 2007(05)
硕士论文
[1]融媒时代的报网互动模式探讨[D]. 姜勇.暨南大学 2010
[2]“第五媒体”时代新闻文体的新演变[D]. 邓振华.郑州大学 2009
[3]手机报研究[D]. 陈飞.暨南大学 2007
[4]基于网络的报业数字化战略研究[D]. 唐超.清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21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2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