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影像艺术传播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影像艺术传播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每一个艺术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标志,并且都成为社会的主导功能,这是新媒体的趋势,同时也为影像艺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契机。当今的网络时代,带动着新媒体的发展,促使影像艺术的新形势的出现,传播形式的推陈出新使得新媒体在时代中的发展展现出无法比拟的惊人的传播速度,各种传播途径的自身优势和局限性也随之体现出来。如何更好的发挥优势、突破局限性一直都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所以新媒体中的影像艺术的传播策略在近年来成为各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因为网络的普及,使得传播形式变得多样化,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就显现出来。面对出现的问题,必然要想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本片论文就新媒体中影像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新媒体中影像的传播策略的概念也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影像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正在逐渐的占领核心地位,新媒体中逐渐出现的新的传播形式也在侧面带动着影像的传播。同样,多渠道的出现也在检验着影像在传播中遇到困难时会有怎样的应变方法,良好的影像传播策略可以直观的解决遇到的困难和危机,为即将进行的下一阶段的传播做好准备和铺垫。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当下的媒体传播的大环境,正在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间接的推动着新媒体的进步,也加快了传统媒体的转型。艺术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网融合时代浪潮必将为新媒体的发展推波助澜。在这样的形势和优势下,媒体人应当借其优势努力探索新的传播形式,开发新的传播策略,进一步的扩大影像的传播区域,丰富影像的传播内容,突出影像的传播优势,规范影像的传播的渠道,优化影像传播在新媒体中的核心地位。本篇论文是以新媒体环境作为背景,以互联网作为传播载体的研究影像传播策略的论文。
【关键词】:新媒体 影像艺术 新传播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05;G2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4
- 一、选题的背景8-9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9-11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1-12
- 四、选题相关概念界定12-14
- 第二章 影像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4-17
- 一、存在的问题14-16
- 二、导致传播问题的原因16-17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影像艺术传播特征与优势及渠道17-31
- 一、新媒体环境下影像的传播特征18-21
- 二、影像艺术的传播优势21-22
- 三、新媒体环境下影像传播策略的渠道22-31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影像艺术传播的策略31-38
- 一、利用新媒体强化影像发展的策略31
- 二、在新媒体环境下规避影像艺术传播策略的风险31-33
- (一)加强对影像艺术知识的普及31-32
- (二)改善自媒体的传播环境32
- (三)加强自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32
- (四)自媒体的舆论发展的合理性32-33
- 三、新媒体环境下影像传播策略的渠道33-38
- (一)影像传播策略中的媒体文化素养33-34
- (二)传播者自律在影像传播中的策略体现34-36
- (三)加强网络管理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41-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曼丽;;论我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大众传播策略[J];对外大传播;2006年10期
2 王健儿;;杭州市对外传播策略分析[J];对外传播;2010年04期
3 王雅清;张春子;;韩剧的民俗传播策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0年14期
4 尹良润;;文化产业品牌的基本特征与传播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3年07期
5 杨国平;顺应大众文化发展趋势 调整意识形态传播策略[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扬豫;;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传播策略[J];流行歌曲;2012年26期
7 王鹤;肖潇;;浅析我国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传播策略[J];青春岁月;2013年15期
8 李宇;;新形势下我国对非传播策略初探[J];对外传播;2011年10期
9 王志;药品广告词的传播策略[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10 于倩;;鬼谷子的传播策略[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曼丽;;论我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大众传播策略[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林清丽;陈淑丽;;台湾“戒烟就赢比赛”的传播策略及戒烟成效[A];第六届两岸四地烟害防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邢永川;林浩;;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面向东南亚的传播策略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C];2011年
4 文卫华;;融合文化下的传播策略与收视形态探析——以美国电视连续剧《迷失》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娟;;中国体育发展中新媒体的传播策略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王慧;常松;;艾滋病博客的传播特征和发展策略[A];第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慧;常松;;艾滋病博客的传播特征和发展策略[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伯纳德·希尔;;PCST传播策略的演化[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十佳论文”获奖名单[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梦洁;;草根健康类微博的特征、传播策略和影响力——基于对新浪微博“美容健康”的内容分析[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资深战略营销专家 张心忠;茶企的传播策略[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2 陈平;在影响旅游业的危机中 恢复、改进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下)[N];中国旅游报;2008年
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王兵;“外位性”与“文化维模”:华文域外传播策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鲁日峰;大灾害之后企业如何选择广告传播策略?[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实力传播集团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郭志明 本报记者 蔡放 整理;发散的消费需求 聚焦的传播策略[N];中国经营报;2009年
6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媒体该如何监督企业[N];东方早报;2013年
7 郭志明邋蔡放;乳品企业的下一步传播策略[N];中国经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浩;信心决定态度 策略影响效果[N];中国工商报;2009年
9 范恒星;可立克感冒药传播策略亟待改进[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北京中安盛投资咨询公司 付百航;海王:越飞越高越模糊[N];中国工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定勇;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都市报新闻传播策略[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玺;原生广告的传播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朱朋朋;微电影的传播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薄媛慧;江苏省政务微博考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琼灵;企业微信品牌传播探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马媛南;《侣行》的创意传播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苏航;湖北现代漆艺的传播策略和市场推广[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7 杜晓彤;中国叙事诗的对外传播及译介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8 王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博传播策略初探[D];广西大学;2015年
9 姚沁;泰国大学生中国形象认知调查与国际传播策略反思[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10 张乾;中国英文对外传播期刊的发展与传播策略[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影像艺术传播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