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传播网络与跨圈层传播:中国主场外交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01:33
  近年来涌现的机器人虚假数据以及回音室效应等问题,对传统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提出了挑战。为了对中国主场外交的效果进行更科学的评估,本研究采取社会网络分析与文本挖掘方法,对2018年、2019年两届"进博会"在Twitter平台的传播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传播子群为单位,分析了不同主题和主体的传播效果,最后考察了子群成员的语言多样性、内容主题多样性与跨圈层传播力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操作依据。 

【文章来源】:新闻大学.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传播网络与跨圈层传播:中国主场外交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


推文主题的时间分布热力图

传播网络与跨圈层传播:中国主场外交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二届进博会主要群组

分布情况,主题,情感,类别


进一步观察不同主题在各个群组的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则可以发现两届进博会网络圈层的主题分布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占据圈层中心节点的意见领袖类型结构也不同。第一届进博会中,不同群组的主题占比差异并不大,“演讲致辞与仪式”依然是各组别占比最高的类别,情感都以中立与积极为主;而且在规模最大前13个群组中,占据中心节点位置的意见领袖大部分是中国媒体。然而在第二届进博会中,不同的群组偏重的主题类别显示出较大差异,如群组G4的意见领袖主要是企业相关的主体(如表2所示),“市场探索与贸易合作相关”的主题占比是最高的;而群组G8的意见领袖多为企业人员/个人用户,更受关注的主题类别则是“展品与交易相关”;而且对比之下,“市场探索与贸易合作相关”“展品与交易相关”才是第二届进博会最具跨圈层传播能力的主题类别。六、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基于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Twitter传播数据的分析[J]. 汤景泰,星辰,高敬文.  新闻大学. 2018(05)
[2]媒体国际微传播影响力的内涵与评估[J]. 刘滢,应宵.  国际传播. 2018(04)
[3]传播影响力:概念、研究议题与评估体系研究评述[J]. 周翔,李静.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4(00)
[4]权力网络视域下的国际传播影响力[J]. 周翔,李静.  当代传播. 2016(02)
[5]国际贸易新闻传播传播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以“中欧光伏贸易战”为例[J]. 吴玉兰,罗予翎.  新闻大学. 2015(06)
[6]中国的“主场外交”:机遇、挑战和任务[J]. 陈东晓.  国际问题研究. 2014(05)
[7]组织中的圈子分析——组织内部关系结构比较研究[J]. 罗家德,周超文,郑孟育.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3(10)
[8]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 丁和根.  新闻大学. 2010(04)
[9]媒介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郑丽勇,郑丹妮,赵纯.  新闻大学. 2010(01)



本文编号:3142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42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