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与德布雷媒介观之比较 ——透视媒介与文明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5-01 01:24
文化离不开传播,而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急剧更新着媒介对文化资源的介入能力。如今,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重新定义人类传播的情况下,从媒介出发来思考文化的现实走向,已经变得比从文化出发来思考媒介的工具使用更具意义。在学界,麦克卢汉与德布雷的媒介理论便是揭示媒介技术的文化效应和社会影响的典型范例,因此被选中为笔者的比较研究对象。比较麦、德二人媒介思想之异同,为我们厘清媒介与文明的关系体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参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笔者试图从麦克卢汉和德布雷的生平背景和理论溯源两方面入手,把握两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体系;第二,从“泛媒介论”的视角切入,比较两人对媒介概念的不同界定,探析二者对媒介技术的侧重选择在单复数形式和时空上的不同偏向所导向的媒介对文化的不同作用机制;第三,通过比较两人以媒介作时代标识的文明史分期,探析在媒介进化历程中二者对于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的相异探讨;第四,考察两人在超越思维/存在的二元对立命题内主体、精神等的绝对地位,而转向讨论媒介技术本身的影响效力时,或平衡或颠覆的研究倾向所导致的对文明实质的相异理解。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通过比较二者的媒介观之异同,笔...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3.3 研究创新
1.4 研究方法
2 麦克卢汉和德布雷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体系
2.1 麦克卢汉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体系
2.1.1 麦克卢汉的生平背景
2.1.2 麦克卢汉的理论渊源
2.1.3 麦克卢汉与媒介环境学
2.2 德布雷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体系
2.2.1 德布雷的生平背景
2.2.2 德布雷的理论渊源
2.2.3 德布雷与媒介学
3 泛媒介论
3.1 单复数形式上的分野
3.2 时空偏向上的分野
3.3 组织机构的介入
4 媒介进化论
4.1 媒介四定律
4.2 “棘爪效应”与“驿站效应”
4.3 以媒介做文明分期
4.4 媒介与人的关系:伺服/互动
5 平衡与颠覆
5.1 技术/文化的“二次倾斜”
5.2 技术/文化的平衡回归
6 结论和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69869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3.3 研究创新
1.4 研究方法
2 麦克卢汉和德布雷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体系
2.1 麦克卢汉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体系
2.1.1 麦克卢汉的生平背景
2.1.2 麦克卢汉的理论渊源
2.1.3 麦克卢汉与媒介环境学
2.2 德布雷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体系
2.2.1 德布雷的生平背景
2.2.2 德布雷的理论渊源
2.2.3 德布雷与媒介学
3 泛媒介论
3.1 单复数形式上的分野
3.2 时空偏向上的分野
3.3 组织机构的介入
4 媒介进化论
4.1 媒介四定律
4.2 “棘爪效应”与“驿站效应”
4.3 以媒介做文明分期
4.4 媒介与人的关系:伺服/互动
5 平衡与颠覆
5.1 技术/文化的“二次倾斜”
5.2 技术/文化的平衡回归
6 结论和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69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6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