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中的“示弱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7 05:53
由于疾病、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等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因素,使得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没有能力供给自己的生活,忍受疾病的折磨,他们是妇女、儿童、艾滋病患者、癌症患者、残障人士、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等等,无形的被隔离于正常社会生活之外。在2002年,朱镕基总理首次提到了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它代表了所有生活能力不及正常人水平的人群,而后这个名词广泛在国内使用开来。弱势群体作为公益广告一个重要的广告表达群体,他们需要通过公益广告来发声,获得社会援助和大众的帮助。所以本文将弱势群体公益广告中的广告表现作为研究对象,在文章第二部分分别讲述弱势群体和公益广告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两者相结合之后的广告形态,以横向(空间)与纵向(时间)为轴线,归纳总结弱势群体在国内外的公益广告中、在广告业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不同表现和角色定位,得出三种弱势群体在公益广告中的示弱现象,将它们分别定义为为积极、中性、消极示弱现象。并且根据分类,在文章接下来的第三部分选取各类示弱现象的几种典型案例,来描述和具体阐释三种示弱现象的定义。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得出相关的结论:首先,画面感压抑、色调灰暗,通过直接的弱势地位...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以及思路
2. 公益广告与弱势群体的概念及二者关系概述
2.1 公益广告概述
2.1.1 公益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2.1.2 公益广告的定义
2.1.3 公益广告的价值导向
2.2 弱势群体概述
2.2.1 弱势群体的成因以及构成
2.2.2 弱势群体的定义
2.2.3 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现象
2.3 公益广告中的弱势群体与示弱现象
2.3.1 公益广告与弱势群体的关系
2.3.2 示弱现象
3. 弱势群体在公益广告中的示弱现象
3.1 心理学范畴的“积极”与“消极”
3.2“消极示弱现象”
3.2.1“消极示弱现象”的定义
3.2.2 弱势群体在各类公益广告中表现出的“消极示弱现象”143.3“中性示弱现象”
3.3 “中性示弱现象”
3.3.1“中性示弱现象”的定义
3.3.2 弱势群体在各类公益广告中表现出的“中性示弱现象”..· 183.4“积极示弱现象”
3.4“积极示弱现象”
3.4.1“积极示弱现象”的定义
3.4.2 弱势群体在各类公益广告中表现出的“积极示弱现象”223.5 三种示弱现象总结概述
3.5 三种示弱现象总结概述
4. 广告学专业视角下,对于示弱现象的借鉴与思考
4.1 当代中国公益广告中示弱现象存在的问题
4.2 基于广告色彩学视角下的示弱现象
4.3 基于广告美学视角下的示弱现象
4.4 基于广告创意学角度下的示弱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益广告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及其优化路径[J]. 李卓. 东南传播. 2014(05)
[2]中世纪晚期英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及救济政策[J]. 罗淑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3]公益广告的特征及其发展[J]. 钟正武. 美术大观. 2009(12)
[4]论广告设计色彩应用心理[J]. 殷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5]法律语境中弱势群体概念构建分析[J]. 余少祥. 中国法学. 2009(03)
[6]无意注意规律在户外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 张立.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1)
博士论文
[1]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 陈吉学.南京大学 2013
[2]积极心理学刍议[D]. 陈幼堂.武汉大学 2012
[3]1978-2008:广告审美意识的流变[D]. 杜积西.西南大学 2012
[4]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 马甜语.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央视公益广告主题变迁研究(1987-2013)[D]. 唐国徽.云南师范大学 2014
[2]论新世纪以来中国边缘化群体电影[D]. 张帆.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公益广告传播效果与制作策略研究[D]. 马筱语.重庆大学 2014
[4]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 孟祥龙.山东财经大学 2013
[5]中外艾滋病公益广告对比研究[D]. 刘晓珍.辽宁大学 2013
[6]河北公益广告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宝红.河北大学 2012
[7]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媒体利用策略研究[D]. 徐佳.湘潭大学 2012
[8]公益广告受众心理价值的研究[D]. 高海霞.河北科技大学 2012
[9]论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D]. 杜冬梅.苏州大学 2010
[10]论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D]. 李振亚.苏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1600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以及思路
2. 公益广告与弱势群体的概念及二者关系概述
2.1 公益广告概述
2.1.1 公益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2.1.2 公益广告的定义
2.1.3 公益广告的价值导向
2.2 弱势群体概述
2.2.1 弱势群体的成因以及构成
2.2.2 弱势群体的定义
2.2.3 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现象
2.3 公益广告中的弱势群体与示弱现象
2.3.1 公益广告与弱势群体的关系
2.3.2 示弱现象
3. 弱势群体在公益广告中的示弱现象
3.1 心理学范畴的“积极”与“消极”
3.2“消极示弱现象”
3.2.1“消极示弱现象”的定义
3.2.2 弱势群体在各类公益广告中表现出的“消极示弱现象”143.3“中性示弱现象”
3.3 “中性示弱现象”
3.3.1“中性示弱现象”的定义
3.3.2 弱势群体在各类公益广告中表现出的“中性示弱现象”..· 183.4“积极示弱现象”
3.4“积极示弱现象”
3.4.1“积极示弱现象”的定义
3.4.2 弱势群体在各类公益广告中表现出的“积极示弱现象”223.5 三种示弱现象总结概述
3.5 三种示弱现象总结概述
4. 广告学专业视角下,对于示弱现象的借鉴与思考
4.1 当代中国公益广告中示弱现象存在的问题
4.2 基于广告色彩学视角下的示弱现象
4.3 基于广告美学视角下的示弱现象
4.4 基于广告创意学角度下的示弱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益广告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及其优化路径[J]. 李卓. 东南传播. 2014(05)
[2]中世纪晚期英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及救济政策[J]. 罗淑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3]公益广告的特征及其发展[J]. 钟正武. 美术大观. 2009(12)
[4]论广告设计色彩应用心理[J]. 殷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5]法律语境中弱势群体概念构建分析[J]. 余少祥. 中国法学. 2009(03)
[6]无意注意规律在户外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 张立.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1)
博士论文
[1]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 陈吉学.南京大学 2013
[2]积极心理学刍议[D]. 陈幼堂.武汉大学 2012
[3]1978-2008:广告审美意识的流变[D]. 杜积西.西南大学 2012
[4]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 马甜语.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央视公益广告主题变迁研究(1987-2013)[D]. 唐国徽.云南师范大学 2014
[2]论新世纪以来中国边缘化群体电影[D]. 张帆.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公益广告传播效果与制作策略研究[D]. 马筱语.重庆大学 2014
[4]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 孟祥龙.山东财经大学 2013
[5]中外艾滋病公益广告对比研究[D]. 刘晓珍.辽宁大学 2013
[6]河北公益广告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宝红.河北大学 2012
[7]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媒体利用策略研究[D]. 徐佳.湘潭大学 2012
[8]公益广告受众心理价值的研究[D]. 高海霞.河北科技大学 2012
[9]论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D]. 杜冬梅.苏州大学 2010
[10]论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D]. 李振亚.苏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16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1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