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智能媒介、机器主体与实拟虚境的“在家”——人机传播视域下的智能音箱与日常生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09:07
  人工智能技术正制造出苹果Siri、微软小冰、智能音箱、波士顿动力机器狗等形态各异的社会性互动智能体参与到人类传播中来,它们所具备的语音交互、社会嵌入性和可控制性等技术与社会特性改写了传播的人类中心主义模式,技术物在其间不再是一种渠道或"人的延伸",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传播者的角色,与人类共在。本文在人机传播视域下,以作为AIoT时代语音"入口"的家庭智能音箱为例,探讨机器是如何成为传播主体的,机器主体与人类主体的区别在何处,以及对家庭空间、关系和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了怎样的重组,以推动我们更好地理解迎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文章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传播的进化:与机器主体交流
    (一)社会嵌入性:作为“他者”的智能体
    (二)人机传播:变隐喻的“义肢”为同构的“主体”
二、机器主体的两面性:传播者与行动者
    (一)作为传播者的智能音箱:多模态的“面对面”传播
    (二)作为行动者的智能音箱:可控制的“弱”主体
三、实拟虚境的“在家”:重组家庭日常生活
    (一)新地理:可扩展或缩小的“媒介-建筑”复合体
    (二)新关系:人机交往的“行动者网络”
    (三)新体验:被挪移的“在家”
        1.去疆域化的随时在家。
        2.多场景的快乐在家。
        3.替代性的温暖在家。
四、余论:“不可控制”之隐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理论范式的兴起:基于不同学派的比较分析[J]. 胡翼青,王焕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04)
[2]驯化、人机传播与算法善用:2019年智能媒体研究[J]. 师文,陈昌凤.  新闻界. 2020(01)
[3]从列斐伏尔到位置媒介的兴起:一种空间媒介观的理论谱系[J]. 李耘耕.  国际新闻界. 2019(11)
[4]计算人类[J]. N.凯瑟琳·海勒,黄斐.  全球传媒学刊. 2019(01)
[5]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 孙玮.  国际新闻界. 2018(12)
[6]人机社交传播与自动传播技术的社会建构——基于欧美学界对Socialbots的研究讨论[J]. 蔡润芳.  当代传播. 2017(06)
[7]从新媒介通达新传播:基于技术哲学的传播研究思考[J]. 孙玮.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本文编号:3222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22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2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