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新媒介时代下梅罗维茨的媒介思想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01:27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两大重镇加拿大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多位学者的著述相继出版,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在媒介迅速发展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的诞生对各种媒介产生了颠覆式的革命,媒介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因此对媒介环境学派学者的媒介思想研究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议题。但是我国对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06年在深圳大学的何道宽、李明伟、丁未和台湾政治大学的陈世敏和威廉·帕特森大学的林文刚等人的商讨下,“媒介环境学派”这个名字才正式启用。事实上媒介环境学派在1968年定名为“Media ecology”,首创者是麦克卢汉,正式使用者是尼尔·波兹曼,因为波兹曼率先在纽约大学创办了 media ecology专业和博士点,在国内起初直译为“媒介生态学”。由此可见国内对这个学派的研究也就才十余年,目前的总体的研究情况是研究深度不够,研究范围不广,研究成果不多,所以对这一学派的研究任务是十分迫切的。约书亚·梅罗维茨是纽约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他师承尼尔·波兹曼,在1985年发表了其最重要的著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该...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价值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梅罗维茨媒介思想的研究
        1.2.2 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特色
        1.4.1 重新挖掘梅氏的理论渊源
        1.4.2 新时代背景下的媒介情境论研究
        1.4.3 探究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变化
        1.4.4 以独特视角理解媒介社会
第二章: 梅罗维茨媒介思想的渊源及内涵
    2.1 梅罗维茨的思想渊源
        2.1.1 伊尼斯的“媒介偏向论”
        2.1.2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
        2.1.3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2.1.4 波兹曼的“技术人文主义”
    2.2 情境理论的研究框架
        2.2.1 应视情境为信息系统
        2.2.2 新媒介的运用导致新情境形式的产生
        2.2.3 新情境的出现产生了新的行为
    2.3 理解电子情境的三个特征
        2.3.1 公共场景的融合
        2.3.2 后区的暴露
        2.3.3 相关地点的削弱
第三章: 新新媒介时代下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适用性
    3.1 何为“新新媒介”
    3.2 智能手机为主导的媒介时代
    3.3 智能手机的情境分析
        3.3.1 智能手机的信息系统
        3.3.2 智能手机的情境特点
    3.4 VR让地域重现
第四章: 以“媒介情境论”来审视全新的媒介社会
    4.1 新新媒介呈现出新的社会图景
        4.1.1 “中区行为”的表演成为职业
        4.1.2 隐私的暴露已经习以为常
        4.1.3 群体身份的构建面临困境
    4.2 新新媒介创造出新的权威
    4.3 新新媒介重新定义“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241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41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b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