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理论视角下的“网络锦鲤”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6 14:56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与活跃,“网络锦鲤”成为了虚拟空间中一个炙手可热的事物。“网络锦鲤”从单纯的锦鲤鱼图片开始,逐渐发展成为现实中的人物,以及各种影视作品里的人物形象。人们转发“网络锦鲤”的图片以求各种各样的好运,并制作了海量的“网络锦鲤”头像与表情包来表达各种情感。这一现象俨然成为了网络世界的狂欢。而其间夹杂着的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商业营销以及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日常迷信,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与研究。本文就以“网络锦鲤”作为研究对象,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视角出发,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了几个较为典型性的“网络锦鲤”形象,梳理出其发展的脉络,厘清其中的狂欢语境、狂欢参与者、狂欢广场及狂欢动机,分析其作为一次网络狂欢所蕴含的“全民性”、仪式性和颠覆性,并着重探究各个案例中“网络锦鲤”所体现出的狂化式的世界感受的四个范畴:亲昵、插科打诨、俯就和粗鄙,从中得出其“两重性”和“相对性”的精神内核。本研究认为,“网络锦鲤”是网络时代青年人表达祈愿和情感的一种途径,体现着青年的亚文化。它虽然在形式上是喧嚣的狂欢,但却折射出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和反讽。而商业力量的加入以...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最早的“锦鲤”相关微博大V?“锦鲤大三”的微博??如果说“锦鲤大王”将锦鲤从水池搬到了社交网络上,那么自2018年以来,??综艺选秀节目、电商营销以及自媒体又賦予了锦鲤更为人格化的符号
图1.3杨超越“锦鲤图”??其后,支付宝在2018年国庆期间发布一条抽奖撖博,转发此徵博,支付宝会??
图1.4?2018支付宝中国锦鲤信小呆“锦鲤图”??紧接着,善于把握舆论热点的自媒体也纷纷f表了关于“锦鲤”的文章,其??中关注度最高的当属网名为“一地金啊’’于10月23日发表的一篇名为《在这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青年“佛系”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 陈赛金,陈超俊.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7)
[2]“锦鲤祈愿”与“日常迷信”——当代青年网络俗信的传播社会学考察[J]. 梁坤.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4)
[3]古时候锦鲤的作用,不知高到哪去了[J]. 冬冬. 意林文汇. 2017(10)
[4]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J]. 郭小安,杨绍婷. 国际新闻界. 2016(11)
[5]权力及其实现模式:新媒体话语体系下的话语权力研究——以新浪微博为考察对象[J]. 江素珍.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14(00)
[6]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符号互动论的知识社会学思想评析[J]. 赵万里,李路彬.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09(05)
[7]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 王泽应.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4)
[8]电子时代的民俗[J]. 蒋原伦. 文艺争鸣. 2009(03)
[9]“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 孟登迎. 外国文学. 2008(06)
[10]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传播[J]. 叶虎. 理论建设. 2006(05)
硕士论文
[1]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表情包研究[D]. 王薇.暨南大学 2017
[2]狂欢理论视野下的网络神曲传播研究[D]. 文蕾.苏州大学 2014
[3]狂欢理论与ACG亚文化研究[D]. 郑豪.上海师范大学 2011
[4]论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D]. 王超.西北大学 2010
[5]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红人”现象研究[D]. 朱学蕊.兰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1553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最早的“锦鲤”相关微博大V?“锦鲤大三”的微博??如果说“锦鲤大王”将锦鲤从水池搬到了社交网络上,那么自2018年以来,??综艺选秀节目、电商营销以及自媒体又賦予了锦鲤更为人格化的符号
图1.3杨超越“锦鲤图”??其后,支付宝在2018年国庆期间发布一条抽奖撖博,转发此徵博,支付宝会??
图1.4?2018支付宝中国锦鲤信小呆“锦鲤图”??紧接着,善于把握舆论热点的自媒体也纷纷f表了关于“锦鲤”的文章,其??中关注度最高的当属网名为“一地金啊’’于10月23日发表的一篇名为《在这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青年“佛系”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 陈赛金,陈超俊.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7)
[2]“锦鲤祈愿”与“日常迷信”——当代青年网络俗信的传播社会学考察[J]. 梁坤.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4)
[3]古时候锦鲤的作用,不知高到哪去了[J]. 冬冬. 意林文汇. 2017(10)
[4]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J]. 郭小安,杨绍婷. 国际新闻界. 2016(11)
[5]权力及其实现模式:新媒体话语体系下的话语权力研究——以新浪微博为考察对象[J]. 江素珍.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14(00)
[6]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符号互动论的知识社会学思想评析[J]. 赵万里,李路彬.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09(05)
[7]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 王泽应.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4)
[8]电子时代的民俗[J]. 蒋原伦. 文艺争鸣. 2009(03)
[9]“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 孟登迎. 外国文学. 2008(06)
[10]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传播[J]. 叶虎. 理论建设. 2006(05)
硕士论文
[1]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表情包研究[D]. 王薇.暨南大学 2017
[2]狂欢理论视野下的网络神曲传播研究[D]. 文蕾.苏州大学 2014
[3]狂欢理论与ACG亚文化研究[D]. 郑豪.上海师范大学 2011
[4]论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D]. 王超.西北大学 2010
[5]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红人”现象研究[D]. 朱学蕊.兰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1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51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