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关于游戏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之研究:一个统合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9 16:35
  电子游戏、网络游戏中的媒介暴力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游戏娱乐正逐渐变成青少年课余生活的主要选择,并且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社会认知与价值观的形成。近年来,国内外媒介对于含暴力内容的游戏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的报道层出不穷,“电子海洛因”说甚嚣尘上,但是在一些研究者的结论中也发现这种影响并不明显。本研究对游戏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目前研究现状进行统合分析,并且通过研究范式、研究结论两个方向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和总结。研究结论包括:1、游戏媒介暴力导致青少年攻击情绪、行为等增长;2、游戏媒介暴力导致青少年产生“脱敏现象”;3、游戏媒介暴力导致青少年犯罪;4、游戏媒介暴力降低青少年攻击性;5、游戏媒介暴力对青少年无必然负面影响。研究范式包括游戏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研究的经验主义范式与批判主义范式两种。根据现有的研究进行统合,本文提出研究主要不足之处在于:1、现有定量研究多采用随机实验法的,有一定的局限性;2、同质样本会产生研究结果的偏差;3、目前国内的定性研究对实践指导性不强;4、国内外学界都存在长期跟踪研究匮乏的问题...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由来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问题的由来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四) 文献来源及筛选标准
    三、研究评价
        (一) 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游戏媒介暴力相关理论探讨
    一、对游戏媒介暴力相关概念的解析
        (一) 暴力犯罪与青少年犯罪
        (二) 媒介暴力
        (三) 电子游戏与网络游戏
    二、早期相关理论框架研究
        (一) 涵化理论
        (二) 行为效果理论
        (三) 脱敏理论
        (四) 有限效果理论
第二章 游戏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研究的回顾
    一、研究背景分析
    二、按照研究结果分类
        (一) 游戏媒介暴力导致青少年攻击情绪、行为等增长
        (二) 游戏媒介暴力导致青少年产生“脱敏现象”
        (三) 游戏媒介暴力导致青少年犯罪
        (四) 游戏媒介暴力降低青少年攻击性
        (五) 游戏媒介暴力对青少年无必然负面影响
        (六) 对以上研究的总结
    三、按照研究范式分类
        (一) 经验主义研究范式
        (二) 批判主义研究范式
        (三) 对范式研究的总结
第三章 游戏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现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一、现有的研究局限
        (一) 随机实验法的局限
        (二) 同质样本问题
        (三) 对实践指导性较弱
        (四) 长期跟踪研究匮乏
        (五) 需要摆脱研究的预设立场
    二、关于“电子海洛因”说的研究
        (一) “电子海洛因”说的由来
        (二) 对“电子海洛因”说的批判
    三、未来研究思路与展望
        (一) 与大数据、云计算研究相结合
        (二) 与人机交互科学研究的结合
        (三) 与暴力美学研究的结合
        (四) 符号学研究的引入
        (五) 设立研究课程与研究组织
第四章 研究总结与启示
    一、研究总结
        (一) 对研究方法的总结
        (二) 对研究范式的总结
        (三) 研究结论的发表偏见问题
    二、研究启示
        (一) 需要层次理论下的使用与满足
        (二) 青少年的自我决定
        (三) 其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学生游戏暴力接触量的相关因素[J]. 赵丽,江光荣,王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5)
[2]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发与防治[J]. 任茗.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1(02)
[3]试析网络游戏诱发的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防控[J]. 朱孜.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05)
[4]暴力游戏中射杀动作和血腥成分对玩家和观看者攻击倾向的影响[J]. 张学民,李茂,宋艳,李永娜,魏柳青.  心理学报. 2009(12)
[5]反思性检讨: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对策[J]. 陈伟.  福建法学. 2009(03)
[6]精神麻醉: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燕道成.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02)
[7]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比较[J]. 郭晓丽,江光荣,朱旭.  心理学报. 2009(03)
[8]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相关性[J]. 贺建平,赵晓燕,黄肖肖.  新闻界. 2009(01)
[9]暴力电脑游戏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J]. 李婧洁,张卫,甄霜菊,梁娟,章聪.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02)
[10]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J]. 牟建红.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8(01)

硕士论文
[1]解析库恩范式[D]. 王鑫.曲阜师范大学 2012
[2]浅析网络游戏沉迷或成瘾与青少年犯罪的联系[D]. 刘婧.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MMORPG玩家自我概念和游戏化身的关联性研究[D]. 梅岑.复旦大学 2010
[4]暴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及攻击性的影响[D]. 张国华.首都师范大学 2007
[5]青少年网络游戏暴力行为研究[D]. 陈南.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56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56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d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