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舆情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11:47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伴随着新媒体、“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预言已然变成了现实。如今,互联网迅速充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反腐倡廉”的“生命线”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加以推进。五年来,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大批“啃食”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的“蛀虫”被“揪出”并受到了应有的制裁。据统计,2012年至今,已有120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接受组织审查,其中105名干部因涉嫌违纪被公诉,可谓硕果累累。(1)在这之中,不少官员的落马是通过网络举报、网媒披露、网络公告等互联网手段进行的,可见,网络在国家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现实中不难发现,网民一旦自发的、自下而上的将掌握的官员的腐败信息通过网络披露出来,就会吸引大批网民转发和评论,从而形成以腐败事件为中心的舆论场,而网民在转发和评论中对网络反腐事件的意见、态度、看法和情绪...
【文章来源】: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舆情、舆论和民意的关系示意图
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网络反腐舆情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计报告》,我国青年网民占网民全体的 83.3%。(图 4-1)①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网民关注,网络媒体也在不断地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着改革。如设置评论区、采用动画、图片、语音等多元化方式发布信息等。有些网络媒体在改革中急功近利,不顾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利用网民的好奇心,通过发布一些恐怖、暴力、虚假的信息来博取网民关注,“标题党”就是其中的一类。对于这些网络媒体而言,网络反腐具有新鲜性、多变性、争议性和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密切性等特点,恰好是网络媒体的素材。另外,在网络空间内,“人气”可以作为判断该网站好坏的标准之一,为了保存实力和吸引网民,网络媒体在网络反腐信息发布后,对于网民想表达的任何信息都不加审核和筛选,企图以人气增强自身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这就给负面舆情信息传播提供了机会。可见,网络媒体的把关意识不强也是网络反腐舆情机制不完善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J]. 于兆吉,赵英姿.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基于议程设置的视角[J]. 张东,刘建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意识形态视角下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研究[J]. 李北伟,富金鑫,周昕.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05)
[4]基于转发效应的自媒体网络舆情扩散[J]. 周惠子,张杰. 控制与决策. 2019(03)
[5]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网络舆情危机响应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黄微,徐烨,肖维泽. 情报科学. 2018(03)
[6]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意识形态演化的监测预警研究[J]. 姚福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7]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应对能力研究[J]. 崔鹏,张巍,何毅,齐婧. 现代情报. 2018(02)
[8]创新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研究[J]. 严彪. 新媒体研究. 2018(02)
[9]大数据时代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J]. 金毅,许鸿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8(01)
[10]反转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诊断及教育引导研究——基于“罗尔募捐事件”的分析[J]. 郭轶,郝敏敏. 未来与发展. 2018(01)
博士论文
[1]几类网络舆情研判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D]. 孙莉玲.东南大学 2016
[2]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D]. 付业勤.华侨大学 2014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政府监控[D]. 易臣何.湘潭大学 2014
[4]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研究[D]. 王景云.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应对[D]. 陆晓晟.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对策研究[D]. 李硕文.内蒙古大学 2017
[3]自媒体传播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问题研究[D]. 韩开.吉林大学 2017
[4]地级市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建设研究[D]. 房佳丽.南京理工大学 2017
[5]网络舆情对腐败治理的影响[D]. 司柳.湖北工业大学 2016
[6]反腐倡廉视阈下的网络舆情研究[D]. 周恋.江西财经大学 2016
[7]大学生在网络舆论中非理性表达的现状、危害与对策研究[D]. 李佳.重庆邮电大学 2016
[8]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及引导[D]. 范艺芳.苏州大学 2016
[9]盘锦市纪委网络涉腐舆情处置管理问题研究[D]. 滕宇珅.大连理工大学 2015
[10]涉腐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机制研究[D]. 刘治超.内蒙古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69575
【文章来源】: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舆情、舆论和民意的关系示意图
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网络反腐舆情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计报告》,我国青年网民占网民全体的 83.3%。(图 4-1)①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网民关注,网络媒体也在不断地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着改革。如设置评论区、采用动画、图片、语音等多元化方式发布信息等。有些网络媒体在改革中急功近利,不顾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利用网民的好奇心,通过发布一些恐怖、暴力、虚假的信息来博取网民关注,“标题党”就是其中的一类。对于这些网络媒体而言,网络反腐具有新鲜性、多变性、争议性和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密切性等特点,恰好是网络媒体的素材。另外,在网络空间内,“人气”可以作为判断该网站好坏的标准之一,为了保存实力和吸引网民,网络媒体在网络反腐信息发布后,对于网民想表达的任何信息都不加审核和筛选,企图以人气增强自身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这就给负面舆情信息传播提供了机会。可见,网络媒体的把关意识不强也是网络反腐舆情机制不完善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J]. 于兆吉,赵英姿.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基于议程设置的视角[J]. 张东,刘建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意识形态视角下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研究[J]. 李北伟,富金鑫,周昕.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05)
[4]基于转发效应的自媒体网络舆情扩散[J]. 周惠子,张杰. 控制与决策. 2019(03)
[5]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网络舆情危机响应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黄微,徐烨,肖维泽. 情报科学. 2018(03)
[6]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意识形态演化的监测预警研究[J]. 姚福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7]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应对能力研究[J]. 崔鹏,张巍,何毅,齐婧. 现代情报. 2018(02)
[8]创新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研究[J]. 严彪. 新媒体研究. 2018(02)
[9]大数据时代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J]. 金毅,许鸿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8(01)
[10]反转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诊断及教育引导研究——基于“罗尔募捐事件”的分析[J]. 郭轶,郝敏敏. 未来与发展. 2018(01)
博士论文
[1]几类网络舆情研判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D]. 孙莉玲.东南大学 2016
[2]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D]. 付业勤.华侨大学 2014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政府监控[D]. 易臣何.湘潭大学 2014
[4]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研究[D]. 王景云.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应对[D]. 陆晓晟.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对策研究[D]. 李硕文.内蒙古大学 2017
[3]自媒体传播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问题研究[D]. 韩开.吉林大学 2017
[4]地级市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建设研究[D]. 房佳丽.南京理工大学 2017
[5]网络舆情对腐败治理的影响[D]. 司柳.湖北工业大学 2016
[6]反腐倡廉视阈下的网络舆情研究[D]. 周恋.江西财经大学 2016
[7]大学生在网络舆论中非理性表达的现状、危害与对策研究[D]. 李佳.重庆邮电大学 2016
[8]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及引导[D]. 范艺芳.苏州大学 2016
[9]盘锦市纪委网络涉腐舆情处置管理问题研究[D]. 滕宇珅.大连理工大学 2015
[10]涉腐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机制研究[D]. 刘治超.内蒙古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69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6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