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抖音中大学生群体的自我呈现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9 13:55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移动终端的不断更迭,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网络虚拟社交成为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聚焦于少有涉及的“短视频社交”领域。抖音作为“短视频社交”的代表,凭借其低门槛进入、个性化推荐、多元化的内容、娱乐狂欢等优势吸引着公众关注,截至2018年6月,该平台每日用户数已超过1.5亿,月活用户超过3亿。围绕着视频与社交,用户可以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记录生活、展示才艺、话题互动等,可以说抖音中用户的自我呈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关用户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在抖音用户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其次,从大学生群体的媒介行为特征来看,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思想活跃,有着强烈的表达诉求,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求异心态促使他们去尝试和探索新鲜事物并且积极的展现自己,另外由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加之受过系统的互联网教育,所以较之其他年龄阶层,他们有着较高的媒介使用水平和媒介素养。因此,研究抖音短视频平台中大学生的行为更具代表性和价值。戈夫曼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大的舞台,人们面对面的交流即是在表演,那么在抖音这一新兴的短视频平台中用户的自我呈现行为又将如何展开?个体呈现的内容和过程是怎样的...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抖音中大学生群体的自我呈现行为研究


图1抖音平台月新増作品量趋势??(3)分析单位的选取??

照片,才艺,占比,内容


表2-1火学生自我呈现类型及内容数量统计情况??^?才艺展示型?记录生活型?颜值至上型宣传营销型??型??唱歌/表语言美美走学校舍友运动秀恩自拍/照片展软广植入/话??舞蹈演/类(脱术/妆秀生活日常(健爱他拍/?示?题宣传??模口秀/书?(课?身/?偷拍??具体呈?仿段子/法?堂学?球类??现内容?抒情)?习/美?运??食/雪?动)??景/考??研)??数量?23?32?23?4?6?2?70?59?10?29?40?8?2??占比?7.5%?10.4?7.5%?1.3?1.9?0.0?22.7%?19.2?3.2%?9.4%?13.0%?2.6%?0.01%??%?%?%?1%?%??总计?90?168?48?2??总占比?29.2%?54.5%?15.6%?1%??180??

示意图,大学生群体,语言符号,个案


图3?@代古拉k个案研宄示意图??笔者总结出“笑容迷人”、“活力少女”、“甜美可爱”是其主要的形,以此为例,抖音中的大学生群体充分运用语言符号(文字,比如作品非语言符号(表情、动作、肢体姿态等)来进行积极的自我呈现,它不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的移动短视频研究——以抖音App为例[J]. 马叶娜,王国燕.  科技传播. 2018(13)
[2]微信表情包与自我形象表达——以“拟剧理论”进行分析[J]. 董江艳.  青年记者. 2016(29)
[3]拟剧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研究[J]. 周源源.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9)
[4]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戈夫曼拟剧理论的适用性[J]. 苏金妮.  中国报业. 2016(10)
[5]网络视频分享中的“自我呈现”——基于戈夫曼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的观察与思考[J]. 王长潇,刘瑞一.  当代传播. 2013(03)
[6]网络人际交往中的印象整饰[J]. 屈勇.  今日中国论坛. 2008(01)
[7]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以网名为例[J]. 丁道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03)
[8]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 芮必峰.  安徽大学学报. 2004(04)
[9]“虚拟镜像中的真实”——网路人际互动者的自我呈现[J]. 刘中起,风笑天.  安徽科技. 2002(07)
[10]述评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J]. 汪广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3)

硕士论文
[1]作为文化生成空间的网络直播及其亚文化研究[D]. 叶南希.浙江大学 2018
[2]基于网络民族志调查的“抖音”短视频APP用户研究[D]. 孔宵.山东大学 2018
[3]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移动短视频生态位研究[D]. 陈小叶.西南交通大学 2018
[4]“抖音”趣缘群体使用行为研究[D]. 闫泽茹.武汉大学 2018
[5]青年群体在微博中的自我呈现[D]. 周燕.南京师范大学 2015
[6]“双面人”:论虚拟社区中的自我呈现[D]. 赵津乐.东北财经大学 2010
[7]人人网中大学生自我呈现研究[D]. 陆莹.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8]微博客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D]. 王娟.山东大学 2010
[9]QQ空间中的自我呈现[D]. 李魏华.兰州大学 2009
[10]自我表露的研究现状及启示[D]. 佘瑞琴.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73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73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8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