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18:40
上个世纪最初二十年,南通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份非常有特色而且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报纸——《通海新报》(1913.3.18-1929.5.26)。《通海新报》是一份办报质量较高,发行于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的地方性商业报纸,较好地发挥了对南通地方民众的经济启蒙作用。该报创办人陈琛是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张謇手下的得力干将,办报是其众多产业中的一项。该报前期与同一时期发行全国的《申报》一样,注意发挥报纸服务经济的功能,商业性特征明显;不同的是该报诞生地并非租界,而且没有任何外来资本介入。随着南通工商业的凋敝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报馆的渗透,该报后期又呈现出党派性、政治性的特征。《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该报诞生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初具规模的时期,发展繁荣于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之时,随着“强人”张謇离去及其大生企业系统的凋败,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趋缓中断,《通海新报》也日益艰难直至最后被官方勒令停刊。本文认为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通城市诞孕并烙印《通海新报》。城市一方面为报纸提供了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随着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全方位进行,工商业...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和难点
1.6 研究思路
1.7 关键概念说明
2 《通海新报》的发展历程: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
2.1 诞生背景: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初具规模(1895-1913)
2.1.1 1895年之前的南通
2.1.2 1895—1913年南通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2.1.3 《通海新报》诞孕环境
2.2 发展繁荣: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剧(1914-1926)
2.2.1 南通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2.2.2 《通海新报》的发展繁荣
2.3 渐趋凋零: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受挫趋缓(1924-1929)
2.3.1 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趋缓
2.3.2 《通海新报》凋零停刊
3 记录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物质设施的现代化
3.1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
3.1.1 现代交通:公路、汽车与铁路
3.1.2 现代通讯:电话、邮政与电报局
3.1.3 现代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苑、公园与剧场
3.1.4 现代慈善机构:养老院、育婴堂与游民工厂
3.1.5 现代医疗机构:南通医院与基督医院
3.2 呈现商业、金融业的逐步繁荣
3.2.1 新式商品层出不穷
3.2.2 商贸空间的固定与拓展
3.2.3 声光电影的世界:照相与电影
3.2.4 现代金融: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交易所
3.2.5 现代旅馆:西式会馆、俱乐部
本章小结
4 沟通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制度的现代化
4.1 介绍推行现代警察制度
4.1.1 传播现代警政价值理念
4.1.2 记录警务活动进程与细节
4.1.3 监督警务活动
4.2 推进南通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4.2.1 呈现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4.2.2 促进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4.2.3 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4.2.4 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4.3 现代经济制度的媒介启蒙
4.3.1 股份制的启蒙
4.3.2 公司制的教化
本章小结
5 改变城市:《通海新报》与市民观念行为的现代化
5.1 传播现代知识
5.1.1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5.1.2 输入西方社会科学知识
5.2 培育现代意识观念
5.2.1 卫生意识
5.2.2 时间观念
5.3 构建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
5.3.1 新式团体的报章交往
5.3.2 旧有组织的新式交往
5.3.3 公开的私人交往
5.3.4 编读互动
5.3.5 文人交往
5.4 引发并促成现代行为
5.4.1 推动“五四”“五卅”爱国运动
5.4.2 促成现代赈灾活动
本章小结
6 结论:报纸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6.1 城市诞孕并烙印报纸
6.1.1 城市诞孕报纸
6.1.2 城市烙印报纸
6.2 报纸记录并影响城市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通海新报》关于私塾的报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新闻传播价值理念的历史特质(一)——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业的价值取向[J]. 王润泽. 新闻与写作. 2014(02)
[2]民国时期江苏地方性商报特征分析——以《通海新报》为例[J]. 何秋红. 中国出版. 2013(18)
[3]发现“城市”:重构近代报刊史之城市与报刊关系[J]. 汪苑菁. 国际新闻界. 2013(05)
[4]“上海再造”: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城市研究[J]. 孙玮.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5]媒介就是知识:中国现代报刊思想的源起[J]. 黄旦. 学术月刊. 2011(12)
[6]城市阶层、市民社会与近代汉口报刊媒体的兴起[J]. 江凌.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06)
[7]大生集团早期金融事业的兴衰[J]. 羽离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8]试论近代两湖地区城市文化与报刊媒体的发展[J]. 江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9]城市化移民、人口集聚与区域城市近代报刊业的兴起——以近代两湖地区城市报刊业的兴起为例[J]. 江凌. 国际新闻界. 2010(04)
[10]试论张謇的警察教育思想[J]. 柳卫民.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办报干政的另一种探索[D]. 许莹.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阅读、表达与集体心态[D]. 张仲民.复旦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6456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和难点
1.6 研究思路
1.7 关键概念说明
2 《通海新报》的发展历程: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
2.1 诞生背景: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初具规模(1895-1913)
2.1.1 1895年之前的南通
2.1.2 1895—1913年南通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2.1.3 《通海新报》诞孕环境
2.2 发展繁荣: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剧(1914-1926)
2.2.1 南通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2.2.2 《通海新报》的发展繁荣
2.3 渐趋凋零: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受挫趋缓(1924-1929)
2.3.1 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趋缓
2.3.2 《通海新报》凋零停刊
3 记录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物质设施的现代化
3.1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
3.1.1 现代交通:公路、汽车与铁路
3.1.2 现代通讯:电话、邮政与电报局
3.1.3 现代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苑、公园与剧场
3.1.4 现代慈善机构:养老院、育婴堂与游民工厂
3.1.5 现代医疗机构:南通医院与基督医院
3.2 呈现商业、金融业的逐步繁荣
3.2.1 新式商品层出不穷
3.2.2 商贸空间的固定与拓展
3.2.3 声光电影的世界:照相与电影
3.2.4 现代金融: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交易所
3.2.5 现代旅馆:西式会馆、俱乐部
本章小结
4 沟通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制度的现代化
4.1 介绍推行现代警察制度
4.1.1 传播现代警政价值理念
4.1.2 记录警务活动进程与细节
4.1.3 监督警务活动
4.2 推进南通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4.2.1 呈现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4.2.2 促进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4.2.3 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4.2.4 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4.3 现代经济制度的媒介启蒙
4.3.1 股份制的启蒙
4.3.2 公司制的教化
本章小结
5 改变城市:《通海新报》与市民观念行为的现代化
5.1 传播现代知识
5.1.1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5.1.2 输入西方社会科学知识
5.2 培育现代意识观念
5.2.1 卫生意识
5.2.2 时间观念
5.3 构建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
5.3.1 新式团体的报章交往
5.3.2 旧有组织的新式交往
5.3.3 公开的私人交往
5.3.4 编读互动
5.3.5 文人交往
5.4 引发并促成现代行为
5.4.1 推动“五四”“五卅”爱国运动
5.4.2 促成现代赈灾活动
本章小结
6 结论:报纸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6.1 城市诞孕并烙印报纸
6.1.1 城市诞孕报纸
6.1.2 城市烙印报纸
6.2 报纸记录并影响城市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通海新报》关于私塾的报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新闻传播价值理念的历史特质(一)——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业的价值取向[J]. 王润泽. 新闻与写作. 2014(02)
[2]民国时期江苏地方性商报特征分析——以《通海新报》为例[J]. 何秋红. 中国出版. 2013(18)
[3]发现“城市”:重构近代报刊史之城市与报刊关系[J]. 汪苑菁. 国际新闻界. 2013(05)
[4]“上海再造”: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城市研究[J]. 孙玮.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5]媒介就是知识:中国现代报刊思想的源起[J]. 黄旦. 学术月刊. 2011(12)
[6]城市阶层、市民社会与近代汉口报刊媒体的兴起[J]. 江凌.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06)
[7]大生集团早期金融事业的兴衰[J]. 羽离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8]试论近代两湖地区城市文化与报刊媒体的发展[J]. 江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9]城市化移民、人口集聚与区域城市近代报刊业的兴起——以近代两湖地区城市报刊业的兴起为例[J]. 江凌. 国际新闻界. 2010(04)
[10]试论张謇的警察教育思想[J]. 柳卫民.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办报干政的另一种探索[D]. 许莹.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阅读、表达与集体心态[D]. 张仲民.复旦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6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76456.html